-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行为观察.pdf
本地鸟类多样性及其行为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自主设计鸟类多样性及行为观察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了解
常见鸟类的特点和行为特性。
【实验原理】
查找相关资料,根据鸟类生态习性规律,设计观察实验方案。
【实验要求】
按2-3 人一组,分别对某一区域的某种或某几种鸟类进行定期定点的观察,并作好详细
的观察记录,作为第一手材料,以供写作论文用。要求认真仔细、实事求是、勤奋刻苦、求
实创新。
【实验报告】
1.列出所观察本地鸟类的名录。
2.以本地鸟类行为或鸟类生物学特征或本地鸟类多样性为题写一编小论文。
2
2
附22:
常见鸟类的形态特征
1.池鹭(Ardeola bacchus) 体型略小(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
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 虹
膜-褐色;嘴-黄色(冬季);腿及脚-绿灰色。 叫声: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
叫声。 分布范围:孟加拉国至中国及东南亚。越冬至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及大巽他群岛。
迷鸟至日本。 分布状况:常见于华南、华中及华北地区的水稻田。偶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北
低洼地区。迷鸟至台湾。 习性:栖于稻田或其他漫水地带,单独或成分散小群进食。每晚
三两成群飞回群栖处,飞行时振翼缓慢,翼显短。与其他水鸟混群营巢。 注:相似的印度
池鹭A. grayii可能在西藏东南部低地有见。
2.白鹭(Egretta garzetta) 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
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 分布范围:非洲、欧洲、亚洲及
大洋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迷鸟
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习性: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
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
形。与其他水鸟一道集群营巢。
3.苍鹭(Ardea cinerea) 体大(92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鹭。成鸟:过眼纹及冠
羽黑色,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幼
鸟的头及颈灰色较重,但无黑色。虹膜-黄色;嘴-黄绿色;脚-偏黑。 叫声:深沉的喉
音呱呱声kroak及似鹅的叫声honk。 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朝鲜并日本至菲律宾及
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留鸟,分布于中国全境包括台湾的适宜生态环境。冬季
北方鸟南下至华南及华中。 习性:性孤僻,在浅水中捕食。冬季有时成大群。飞行时翼显
沉重。停栖于树上。
4.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 体大(50厘米)的闪光黑色鸦。嘴甚粗厚。
比渡鸦体小而尾较平。与小嘴乌鸦的区别在嘴粗厚而尾圆,头顶更显拱圆形。 虹膜-褐色;
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粗哑的喉音kaw及高音的awa, awa, awa声;也作低沉的咯
咯声。 分布范围:伊朗至中国、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分
布状况:中国除西北部外的大部地区的常见留鸟。亚种 mandschuricus 于中国东北;
colonorum于华东及华南,包括海南岛和台湾;tibetosinensis于西藏西南部及东部、青藏
高原东坡、青海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intermedius在西藏南部。 习性:成对生活,
喜栖于村庄周围。
5.草鸮(Tyto capensis) 中等体型(35厘米)的鸮类。面庞心形。似仓鸮,但脸
及胸部的皮黄色色彩甚深,上体深褐。全身多具点斑、杂斑或蠕虫状细纹如仓鸮。 虹膜-
褐色;嘴-米黄;脚-略白。 叫声:响亮刺耳。 分布范围:非洲、新几内亚、日本、澳大
利亚、印度次大陆至中国西南及华南、东南亚、菲律宾。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冬候鸟。
亚种chinensis于云南东南部(蒙自)、贵州、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北至安徽。亚种
pithecus为台湾南部的留鸟。 习性:栖于开阔的高草地。 注:有时被视为东方草鸮 T.
longimembris的一个亚种。
6.长耳鸮(Asio otus) 中等体型(36厘米)的鸮鸟。皮黄色圆圆面庞缘以褐色及
白色,具两只长长的耳朵(通常不可见)。眼红黄色,显呆滞。嘴以上的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