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pdf

中州学刊 2009年第 1期 活政治吗 ? 会变成一种自由的政治共同体的根基吗 ? 注的不只是建造一种静物画一般的审美空间 ,或仅仅是拥有 审美的 “生产活动 ”与 “实践活动 ”不同。商品生产的固 更多的物态化的艺术品———商品 ,而是一种促进生活中的人 有限制 ,产品的客体化 ,审美活动的物化形态 ,将变化的人类 们能够进行自由地表现自我 、展示出自己的最高可能性的生 ( 经验 “物态化 ”了。在消费社会 , 审美经验 和其他经验一 活实践 。一种具有多元的精神生活同时又具有社会伦理意 ) 样 被屈从于物化过程与功利主义 。这一过程在一切 “生产 义的生活 ,意味着将揭示与表现 、观察与叙述等方面的 “审美 活动 ”和消费活动过程中已经存在 。审美的生活不仅仅是对 趣味 ”与审美判断上升为一种具有社会共同体意义的表达实 这一审美的产品的消费 ,而是参与一种以判断力批判为前提 践 ,塑造出 “个人的感受 ”与共同体的共通感之间对话的社会 的 “公共社会 ”。真实的审美的生活是一种生活实践 ,一种由 空间。 经验的表现所构成的 “表象空间 ”。它不是一种现成品的制 作者简介 :耿 占春 ,男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河南大 造或消费 ,而是实践人的生活的最高可能性的方式 。需要关 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作 为 一 种 生 活 方 式 的 美 学 王 洪 琛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0 128)   在当代中国学术格局的演进过程中 ,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语言学转向 ”虽然对现代人的观念产生了富于革命性的影 正日益凸显 。继 20世纪 50年代 、80年代的两次 “美学热 ”之 响 ,但已表现出明显的负面作用 。随着 “转向 ”裹挟而来的 后 ,我们似乎正迎来第三次美学热潮 。虽然其确切意义 目前 “主义 ”在解构 日常陈见的同时也冲击了世界的意义本体 ,导 尚难以估量 ,但可以断言的是 ,这次热潮不仅呼应了消费社 致我们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 “为理论而理论 ”的陷阱中。在 会的内在要求 ———感性化 、肉身性的生存状态本是美学的关 这个意义上 ,甚至可以说 , “转向 ”不过是又一次理论博弈的 注重心 ;而且表征着当代文化人的学术 自觉 , 即纯粹学问逐 产物 ,它存在着诱导我们放逐理性 、走向相对主义的内在危 渐吸引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 。然而 ,一个不容讳言的事实 险性 。显然 ,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的。如果说人之为人的根 是 ,在表面繁荣的背后 ,当代美学研究却在实际上存在着 “概 本在于理性的清明 ,借助对美的追寻探究一个意义世界是美 念游戏 ”与 “对象空泛 ”这两大误区。前者使得相关学术著 学研究的本义 ,那么 ,放逐理性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 作沉溺于话语的解构游戏 ,而只是在知识论里兜圈子 ;后者 碎 ,走向相对主义则使我们的灵魂无所皈依 。因此 ,有必要 则使一些研究者无视学科本身的边界 ,而随意地将 “美学式 ” 重新回到美学的诞生之地 ,重新把握美学的原初意义 ,探究 的命名赋予自己的对象 。对于美学的明天而言 ,这 自然是一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的内涵 。 个令人遗憾的结果 。 众所周知 ,美学的思辨之舟通常奉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 实际上 ,这种结果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有着深刻 与亚里士多德为自己最杰出的驭手 。在柏拉图看来 ,在变动 的哲学史背景 ,这就是弥漫于 20 世纪初的那场声势浩大的 不居的感觉经验下面 ,有一种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的永恒不变 “语言学转向 ”。这次转向的批判对象是古典美学关于意义 的实在 ,这就是居于超验层面的 “理念 ”。作为万事万物的原 本体的常规解释 ,主要发起人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