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 太极拳论(完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 李雅轩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 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 有的灵感。稳静之后而后出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 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这是需要注意的。按人身体,本有天然赋予的 健康功能,所以未能人人健康者,是因未能锻炼身体,以培养这种天 生的健康,而且被些事物的缠绕,将这些自然健康功能给摧毁了,所 以不能人人身体健康,今要达到健康,就必须先将身心放松,静下脑 筋来,以恢复身心的自然,恢复自然之后,也自然会有天生的健康功 能,不能只是一味的操练身体的外形,也不能像和尚道士之只修炼内 部静坐养神,必须动静参半,身心兼修、内外并练而后可。太极拳的 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深 长呼吸,气沉丹田等。这些规矩,每练时要想着这些,日久才能起到 健康身体和治养疾病的作用。假如练时动作散慢,气意上浮,那就对 身体无甚补益,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 然而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 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 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 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 此外,尚须平时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以作功夫的辅助则更好。在 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 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当稍待,以俟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出动时, 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棚挑起来,以腰脊之力牵动两 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每见练者, 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娜娜,零零断断,浮浮漂漂的局部乱动, 以为这是太极拳。这是大错,以致长时间练不出一点太极拳味来,未 免可惜。练拳时当细细体会,找它的要领。找着要领之后,经常练习, 不数月便用两臂有松沉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到是很自然 的,以后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如再有明师指点,对太极拳的道理 也就会一点一点的领悟,身上的灵觉也将会慢慢地充实,如此则不但 在修身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即在应用方面也会有巧妙的动作,这全是 由于在松软的基础上着手练功作出来的。如果只是散漫飘浮的练法是 不行的。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 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 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 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 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 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 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 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 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 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 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 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 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在练时,稳静安舒,心神泰 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 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 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 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此太极拳之道理也。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 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 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 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 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 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 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 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 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这是太极拳的 四步功夫。学者宜本此方向细细体会,才能练到妙处。 人身之灵机, 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但灵机

文档评论(0)

雨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