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考试范围..doc
第一章:教育的认识
1、什么是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缺陷——侧重社会需要,忽视个体需要
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三种形态。
(一)从教育系统的运行空间划分: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
社会教育: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进行。
(二)从教育系统的运行时间划分:
农业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农耕为主要经济活动。
工业社会的教育。17世纪以后,机器大工业时期。
信息社会的教育。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产业。
(三)从教育系统的形式化程度划分:
非制度化的教育:教育与生产生活高度一体化,没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机构。
制度化的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构成。
3、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教育的三种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动物界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
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5、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一,生产力水平提高到能够给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给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记载经验手段的出现,是间接经验得以传递;第四,国家机器出现,需要专门教育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18世纪法国教育家,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体系,代表作《爱弥儿》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现代:19世纪末——20世纪中后期,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美):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学校即社会,以活动课程取代分科教学;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
杜威与赫尔巴特观点的对立:
赫尔巴特(传统派):旧三中心(教材、课堂、教师)
杜威(现代派):新三中心(经验、活动、儿童)
第三章:教育功能
1、教育功能的定义。
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分类。
根据作用对象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根据作用方向分:正功能与负功能
根据呈现方式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影响个体发展的四个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
不均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5、如何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正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共同性);促进个体个性化(独特性)。
个体负功能:伤害身体或精神;压抑个性和创造性。
如何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
即教育对社会各要素所产生的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指教育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人们期望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的发展结果。
个人本位论:基本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根据人的本性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发展历程——萌发于古代;18-19世纪全盛
代表人物——卢梭
社会本位论:基本主张——社会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从社会需要出发制定教育目的
发展历程——古代占主流;文艺复兴时低潮;19世纪中后期复苏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基本使命——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素质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整体指向——提高全民族素质
根本特点——社会主义方向(群体利益)
3、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第五章:教育制度
1、什么叫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2、现代学制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西欧国家为代表
学术轨道(家庭教育、中学和大学)
职业轨道(小学 + 职业学校)
单轨学制——美国为代表,由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构成;
既利于普及教育,又体现教育公平。
分支学制——苏联为代表
小学和初中阶段为单轨,高中分支。
3、我国近代学制四种类型。
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未实施。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仿效日本。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蔡元培主持,仿效日德。
壬戌学制:1922年,中华民国颁布,又称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
4、现代学制的变革趋势。
学前教育——受到重视,纳入学制体系
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