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颂》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和平颂》教学设计.doc

《和平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音乐综合课《和平颂》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带着小学生的活泼、好奇的特性,却也在感性欣赏中开始带着浅度的理性思考。适合采用多样的欣赏教学手段,并在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欣赏氛围,让孩子增强音乐人文性的体验与认知。 【设计思路】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音乐欣赏内容的建议中明确提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听觉能力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本课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妥善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努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增强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多元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够熟悉《》旋律。 3.知识与技能:。 Wu wu 13 53 | 13 51 | 1 — || Lv lv lv 135三个音的二声部合作反应练习 三、进行新课、聆听感受 (一)声部聆听 感受主题 1.同学们请听,这段旋律给你什么感受? 师用电子琴弦乐18的大提琴音色演奏 1=D 3 4 — | 2 — 2 — | 5 — 4 — | 5 — 5 — |1 3 4 — | 2 — 2 — | 5 — #4 — | 5 — 5 — || 2.生拟答:慢速 旋律平缓 情绪平和悲伤…… 3.请同学们带着你感受到的情绪,用音名来唱这段旋律:(师用电子琴合成器008音色演奏,领生唱) 1=D 7 1 4 | 2 — — — | 5 3 4 2 | 7 — — —| 7 1 4 | 2 — — — | 5 3 2 1 |7 — — —|| 4.同学们,人声比乐器音色更丰富的在于细腻表现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演唱的强弱变化来增强情感,比如: 7 1 4 | 2 — — — | 5 3 4 2 | 7 — — —| 7 1 4 | 2 — — — | 5 3 2 1 |7 — — —|| 请同学们一起来表现这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变化 5.第一次聆听主题 同学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很强,请同学们一起来聆听这个完整的音乐主题旋律,师播放第一遍主题呈现,请判断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生拟答,中国,师问为什么?引出《茉莉花》这个同学们熟悉的旋律 6.师介绍创作背景 是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甜人人爱”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它从温婉多情的江南走来,唱出中国的秀美多娇,并随着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东方升起的月亮》而作为中国的声音被世界所认识、传唱。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轰开我国的国门,人民苦难深重,陷入水深火热中,就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日本军队在犯下的大规模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持续了6周, 刚刚听的这首曲子的作者赵季平先生就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该曲是第一步表现“南京大屠杀”重大历史题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 全曲由五个乐章组成,分为“金陵.大江”、“江泪”、“江怨”、“江问”“和平颂”,作品以宏观的框架、细腻的描述和真挚的祈祝为主旨,表达了以史为鉴、呼唤世界和平的人文精神。 (二)对比辩听 感受全曲 1.现在请同学们分别演唱这两段旋律对比一下《茉莉花》与《和平颂》的异同 《茉莉花》和音乐伴奏 《和平颂》用电子琴的合成器008音色 2.唱音名来演唱童声二声部合唱旋律 2.请听《和平颂》全曲,判断主题旋律出现几次?分别有什么不同? 生拟答:5次 师列表,与生反复对比聆听、现场乐器音色示范讲解等方法来完成以下表格 音色 第一次主题 第二次主题 第三次主题 第四次主题 第五次主题 吹管乐器组 √ √ √ 弹拨乐器组 √ √ √ √ 打击乐器组 √ √ √ 童声二声部合唱 √ √ √ 混声四声部合唱 √ √ √ 弦乐组 √ √ √ √ √ 为主题创编歌词 在此完整听全曲,在有人声演唱的地方一起加上填词演唱。 四、课堂小结 下课仪式 1.这首作品叫什么名字?(边回答边补板书名字) 主题选择什么音乐原型? 主题在全曲出现几次? 2.音乐课师生下课仪式 【板书】 和平颂 音色 第一次主题 第二次主题 第三次主题 第四次主题 第五次主题 吹管乐器组 √ √ √ 弹拨乐器组 √ √ √ √ 打击乐器组 √ √ √ 童声二声部合唱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