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走进化学世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走进化学世界.doc

第一篇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网络 一、什么是化学? 1、化学研究对象是物质,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即研究物质可能变成何种物质以及如何合成新的物质。 2、研究思路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二、物质变化规律研究方法 1、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物质的组成不同,性质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化学变化规律也不同。 2、分类研究。 性质相似的物质归结为同类物质,同类物质,组成或结构相似。 三、物质的分类 四、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五、化学仪器及功能 1、从材质分 (1) 玻璃仪器 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酒精灯 锥形瓶 烧杯 集气瓶 试管 滴瓶 广口瓶 量筒 胶头滴管 水槽 平底烧瓶 圆底烧瓶 (2) 铁质仪器 坩埚钳 燃烧匙 镊子 铁架台 试管刷 (3) 陶瓷质 蒸发皿 坩埚 (4) 塑料、木质类 药匙(塑料) 试管夹(木质) 2、从功能分 (1) 反应容器: 锥形瓶 烧杯 集气瓶 试管 广口瓶 平底烧瓶 圆底烧瓶 燃烧匙 蒸发皿 坩埚 (2) 试剂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药品 细口瓶:盛放液体药品 集气瓶:暂时盛放气体 (3) 加热仪器:酒精灯 (4) 受热仪器: 直接加热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间接加热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 (5) 称量仪器: 称量固体质量:托盘天平精确度读数0.1g;电子天平,精确度读数0.01g 量取液体体积:量筒。精确度读数:0.1ml (6) 药品取用仪器: 镊子:取块状固体或大颗粒状固体 药匙:粉末状药品 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7) 夹持和固定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铁圈、铁夹)、坩埚钳 (8) 添加或分离液体仪器: 漏斗:添加酒精、过滤 分液漏斗:添加液体、分离液体混合物 长颈漏斗:添加液体 (9) 其他辅助仪器: 玻璃棒:过滤时:引流液体; 蒸发时: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转移药品:测pH值蘸取液体,蒸发皿中固体转移 石棉网:可使不能直接受热仪器(如烧杯)均匀受热,防止炸裂;可放置加热或高温后仪器,防止直接放到桌面使桌面烫坏; 六、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科学探究是必须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药品取用,对物质进行加热,仪器连接、过滤和蒸发,以期洗涤等。 1.三不原则:不用手接触药品;不嘴尝药品;不用鼻子直接闻药品。 2.药品取用原则:节约原则。不说明用量时,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1~2ml。 3.实验后药品处理:用剩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回收,废液放入废液缸中。 4.称量固体注意事项:不可直接将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放在干燥的纸上称量,易潮解 的药品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 5.胶头滴管用注意事项:胶头滴管取液时,先挤后吸,将空气赶出,再放入液体中吸取 液体。取液后滴管,应保持悬直,滴加时放置在容器口上方,滴液后滴管清洗干净 放在滴管架上。 6.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添加酒精的量不可超过2/3,不少于1/4;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 酒精灯不小心碰翻,引起洒出酒精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灭 ; 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微下倾,防止冷凝液体流向试管底,使试管炸裂;药品要平铺,以增大受热面积;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1/3,试管口上倾与桌面成45°并不时移动,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暴沸,液体冲出试管; 给试管加热,均需要预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炸裂,受热后的试管不可立即冷水冲 洗,可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七、仪器的连接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仪器的连接(从下往上,从左往右),装置原则上在一条直线上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图A),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如图B),若导管内液面低于导管外液面,则气密性良好。 3.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的装置气密性检查(如图C) 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装置的气密性检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