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政要》卷七:“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 或曲笔达意,或示疑于后人。或转载权贵劣迹于他人之传。 5、史家有抗权力干扰的技术手段 曲笔达意例: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 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示疑于后人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乘卒,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劣迹载于他人之传例: 《项羽本纪》中的刘邦 《张丞相列传》中的刘邦 《郦生列传》中的刘邦 三、中国史学的三个系统 史学的三个系统 1、国史系统,主记王朝兴替与制度变迁。 2、方史系统,主记一方之山川风物与民生。 3、野史系统,代表民间叙事与私家述说。 “国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史录,及王朝兴衰更替的记录,如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之类等; 二是典志,即典章制度的变迁,如“十通”类。 1、国史:王权兴亡录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记载历代地理的“地志”,二是记载各地方事物的“方志”。 《淮南子·泰族训》言:“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髙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说:“自黄帝之方制万国,夏禹之分别九州,辨方经野,因人纬俗,其揆一矣。” 2、方史:社会生活录 地志代表著作:《山海经》 、郦道元《水经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方志”即地方志,是记一方地理、历史、风俗、物产、名胜、人物等情况的书。 明成祖永乐十六年下诏编郡县志书时,在《编纂志书凡例》中就提出:“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以志为鉴。” 方志可分为总志、通志与分志三类。 总志,是总汇全国各地方志资料编撰而成的。如《清一统志》 。 “通志”是指各省的总志。如《山西通志》、《山东通志》之类。 “分志”则是指府、州、县志。 如《平阳府志》、《霍州志》、《会稽志》之类。 地方志像一座宝库,它保存了大量正史中没有的与地方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著述等方面的资料。 以光绪三年大旱的记载为例: 《清史稿·灾异志》中仅记:“三年四月,武进、沾化、宁阳、南乐、唐山旱,应山夏、秋大旱。四年春,东平、三原旱。七月,内丘、井陉、顺天、唐山、平乡、临榆旱。八月,京山旱。” 河北《元氏县志》记载:“荒旱,大饥,人相食,县令请赈灾。” 山东《齐东县志》记载:“元、二、三年均大旱,民饥,树皮草根采食殆尽。” 河南《宜阳县志》记载:“四年春,斛谷万钱,人相食,甚至母食子肉,弟爨兄骨,先死者一家人聚食,继死者以次吞馓,虽有情不忍食者,亦不敢野葬,穴圹于家暂揜其尸,阖邑户口流亡十之六、七,牲畜杀无遗种。” 《洪洞县志》:“光绪二年,县南有火自田间出,远望如球,光敷天,东西睛无定向,时灭时见。占者谓旱征。果大旱数年……三年至四年,岁大祲,米麦制三千六、七百文不等。树皮草根,剥掘殆尽,人相食,饿殍盈途,目不忍睹。” 山西《临晋县志》记载:“赤地千里,荒旱异常,民苦无食,往往衣履完整,一蹶则不复起。又多疫疾传染,几于全家。” 内蒙古《清水河厅志》记载:“粟贵如珠,百姓食糟糠,剥树皮,掘草根,甚至人相食,鬻子女仅易一餐,在襁褓者父母弃之道路不顾而去。商旅不敢独行,饥莩盈野,惨不忍睹。” “十日并出”例: 乾隆《江南通志》:明正德四年,“苏州于正月望日,见日初出时,如日者十数,至清明日乃止。” 《长山县志》记明天启七年元旦,“十日环之,渐高乃散”。 《新泰县志》载:明崇祯十年,“空中蓝日无数,磨荡飞舞”。 《辽阳县志》载:明天启元年,“有数日并出”。 《朝城县续志》载:宣统三年,“六月初四日,日初出,高丈余,忽日上有五六日。少顷往南飞有二十余日,向北飞去十余日。”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气候分为四个时期,而将1400年—1900年之间的这段时间命名为“方志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