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临水名城的滨水景观本土化设计探讨
田理 贺琼 罗谦
摘要:滨水景观是城市中最具有独特魅力与活力的部分,目前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热
点之一.四川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城市滨水景观。本文通过实地考
察、文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以四川临水名城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在保持城市本土性的
原则下,如何建设城市特色滨水景观的方法。
关键词:滨水景观、本土化、四川
受全球化影响,我国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有了新的面貌却失
去了各自的本土化特点。四川的城镇95%以上沿江而建,城市建设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滨水带的
建设开发更是重点所在。如何将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与保持城市本土特征相结合,延续当地的自然景观、
人文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四川本土化滨江城市形象,这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
的意义。
1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各具特色的的滨水城市
1.1城市选址
四川是我国西部水资源最丰富的大省之一,长江流域在其境内的面积为55.0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
面积的97%。同时四川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省份,两者占盆地比例达到92.8%,高原、高山、盆地、
浅丘、冲积平原等复杂的地形,构成了四川省山河的壮丽景色,给四川城市建设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先人在城市建设上惜土如金,多将平地留于良田。江河两岸地势平坦、易于建设,且不侵占耕地,
因此传统城镇多坐落在依山I临水、面向开阔、有田种粮、出入方便、避洪让滑的地域,背山面水是人们
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
1.2临水形态
河流流经城市各地段的形态各有不同,或顺等高线沿河岸,或垂直等高线直竖河岸,或兼而有之。
这些形成了平滩、两水交汇、岔河临江、回水沱岸、水绕半岛等不同的临水形态,继而造就了不同的城
市风貌。有大渡河穿城而过的康定;有沿嘉陵江岸而建,长达五华里的条形城市南充;有位于长江与沱
江的会口处的泸州;有位于岷江与长江交汇处,长江第一城的宜宾;有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会
处的乐山;有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阆中城等。大江旁险恶坡岸的城市,重屋悬置,在性格上粗狂豪放;
而随缓流微波的平原城市,舒缓慢延,在性格上温婉内秀。临水名城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自然多样的风格,
而其气质也由此产生。
1.3文化历史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从青藏高原到成都平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大的变
化,而且在地域文化上也相差甚远。从不畏艰险、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雪域高原文化;勤劳勇敢、质朴
282
热情的彝族文化;热情奔放、性情刚烈的巴山文化;到柔情似水、婀娜多姿的盆地文化等,不周的民族、
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性格使得四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文化历史在
临水名城的滨水建设中都翁所表现,如代表佛教的乐山大佛、广元千佛崖,代表人文气质的都江堰二玉
庙、成都望江楼等。
2四川|盎水名城的滨水景观特点
四川临水名城有水面收放、空间远近和宽窄尺度的自由发挥,有低头能见流水耕地、出门能观景交
流的空间秩序,有先整体詹局部的欣赏和情绪调节过程,无论在入文风貌、格局布置、房屋穿插与江流
顾盼等方面,都相印生辉。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处:
2.1河街空间
滨水空闻最大特点就体现在河街酶空阍关系结构上,与浮并行酶街道纛水巷空闻体现出了水强境、
水文化的无穷魅力。四川临水名城道路交通的布鼹没有纵横轴线的人为格局,而是随地形条件的变化顺
其囊然,给建筑刽造了丰富多变的时空效应。街道时舞时合,水系与檀物、建筑互耱穿插,侵街道虽狭
窄却不感到局促,人在行进中处处受制与整体,又处处得到空间段落的自由,又能不断接受到各个局部
发懋的信意,极大的丰富了入的空闯视觉感受。
2.2建筑立面
靠近江河的建筑以背街或半边街居多,并且多采用吊脚楼的形式,通过引导水陆风,形成良好的自
然通风,使空阀遵而不透。并且家家通过f_】、窗、栏杆、挑台与水面疏遥,丽这些装饰最为讲究的部分
又增加了沿江立面的可看性。无论是在船只中观赏还是从对岸进行远眺,均能获得良好的景观感受。
2.雾滨河绿化
传统的滨河绿化一般不设人工公园或绿化带,丽是结合地形利用不可建地在鱼然绿化的基础上布置
一些小景点,形成了“举舀觅由,抬头是树,低头听水,迈步|商革”的立体绿色系统。特另0是在桥头、码
头处栽植的黄角树,营造出生机勃勃又实用遮阴的特殊景致。巨大的黄角树在杂树、竹林的簇拥下,与
建筑谐为一体,不仅与承景相映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