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强化混凝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研究.pdf
第3l卷第5/6期 东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Vo1.31.No.5/6
2011年 l2月 JournalOfNortheastDianliUniversity Dec..2011
文章编号 :1005—2992(2011)05/06—0137一O5
超声强化混凝技术在给水处理 中的研究
吕淑清 ,杜鹃山2,高 飞 ,
(1.东北电力大学 建筑112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2.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环境-12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山东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q-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520)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微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目前的水处理工艺必须考虑到微
污染的问题。实验首先寻找传统混凝工艺的条件为pH=6.5~7.5,温度 T=17℃~18℃,最佳投加量
6.384mg/L(以Al元素含量计算);然后在最佳的混凝条件下分别加入超声波的作用发现最佳的超声持
续时间为30S;但是我们发现超声对硅的去除并不明显;超声作用混凝 30S时,去除有机物的效率比传
统混凝方法要高 16.73%(以重铬酸钾指数为计)。得出结论 :超声强化混凝对原水的浊度去除和有机
物的去除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比传统的混凝方法要好,但是在水 中硅的去除方面和传统混凝相比
T F
并无优势。
关 键 词:电厂水处理;微污染水;超声波;强化混凝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对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行业的特
点使得其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今后最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问
题突出表现在因水质污染所造成的功能性短缺上。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人 口的剧增,
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直接排放,使我国许多城镇的地表水水源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_1-z]。造成了目前水源水存在的微污染问题。
火力发电厂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高 J,尤其是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更为
严格,所以在电厂运行中要保证补给水达标,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本课题针对电厂给水处理中的
预处理部分,进行强化混凝,以提高对水中为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主要针对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硅和
有机物进行了实验 。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装置与材料
本实验 的原水为地下水加入粘土混合,主要药品有硫酸铝,钼酸铵,可溶性硅酸钠 ,重铬酸钾和硫酸
银等,均由蒸馏水配制。实验中涉及的主要仪器包括浊度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721分光光
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一211(HANNA),数显恒温水浴锅 HH一4(金坛市鑫鑫实验仪
器厂)和数字超声CD一7810(A)清洗器 (42kHZ)。
混凝实验利用烧杯实验 ,加入混凝剂搅拌后沉淀一定时间后用注射针管取样进行浊度检测 。当用
超声波作用时,应该在超声作用后立即加入混凝剂搅拌,再沉淀取样。硅含量的测定按照 GB690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J。重铬酸钾指数按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定 』。
收稿 日期:2011—08—18
作者简介:吕淑清 (1975一),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工业水处理
万方数据
138 东北 电力大学学报 第31卷
{
1.2 实验原理
1.2.1 强化混凝理论
利用强化混凝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特别是腐殖质)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
种 一 :
(1)通过双 电层缩压、电中和、网捕或架桥作用使胶体脱稳;
(2)由沉降速度差造成的差降沉gCg,~;
(3)主要通过表面吸附非同类构造的分子而产生的共同(协同)沉降作用。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航磁资料网格化几种方法的对比和探讨.pdf
- 航空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pdf
- 航空用活塞式发动机节气门自适应脉动PID控制器研究.pdf
- 航空航天用环氧耐高温胶粘剂研究.pdf
- 舱段内外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pdf
- 船体钢板产供状况分析.pdf
- 船舶在弯曲航道改向操纵法探讨.pdf
- 船舶稳性计算优化方法研究.pdf
- 艾滋病在口腔颌面部表现及HIV感染检测方法.pdf
- 艾滋病流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pdf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