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
作业指导书
XX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项目部
二○ 年 月 日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写说明:
1、为提高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施工队作业行为,为承包人提供符合XX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2、高速公路主线路面设计分左右特重、重车道两种,左幅特重车道总厚度92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厚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12cm厚ATB沥青碎石基层、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右幅重车道总厚度80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厚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4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匝道、桥面、隧道主车道等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
3、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交通部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XX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编写,阐述了本工程路面施工的作业方法、关键技术和基本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执行。本作业指导书所述内容与其它相关规范不相符者,依本指导书为准;未涉及内容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为准执行。
4、本作业指导书依主线路面结构为准编写,匝道、桥面、隧道主车道和收费站广场路面工程施工可参照执行。
一、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一、材料要求
水泥
1、采用缓凝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初凝时间不应小于3h,终凝时间不应小于6h。配合比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对压碎值及含泥量超标的碎石不得使用。水泥采用散装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7d,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若高于这个温度且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对其存放进行了防雨、防潮处理,并委托试验室进行了原材料试验。
2
碎石
碎石粒径0~37.5㎜,颗粒组成应满足级配要求。碎石塑性指数4.8%,平均针片状含量20.0%,平均压碎值15.8%。
水
采用无污染水或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采用外掺法设计,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碎石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碎石(干)质量。水泥剂量不宜超过5%,且不小于3%。
2、承包人应通过试验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为室内确定的剂量加0.5%。
3、水泥稳定碎石覆盖养生7d的强度标准为2MPa。
4、水泥稳定碎石在配合比设计前,应进行以下试验:
⑴颗粒分析;
⑵中细粒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
⑶击实试验、相对密度和压实工作曲线;
⑷碎石的压碎值;
⑸水泥标号和初、终凝时间;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的规定进行。
三、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后附图1)
混合料碾压是本工艺流程的关键工序。
2、土基的验收与修整
⑴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恢复中桩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和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按有关程序进行工序交接。交接的项目和内容与验收的项目和内容相同。
⑵水泥稳定碎石铺筑前,必须采用12t~15t压路机或等效碾压机械对土基进行3遍碾压。如路床顶部的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而发生“弹簧”现象,应重新换土压实。
⑶无论原路床是否采用灰土填料,因长期裸露而致灰土填料顶面松散脱皮或松散时,应提前至少6h洒水预湿,尔后压实以达到规范要求。预湿的洒水量宜比最佳含水量大1~2%。
⑷涵洞和通道台背填筑未形成板体时,应由原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并按1条的规定重新进行土基的验收和修整。
3、施工放样
⑴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纵向直线段每15米设一桩,平曲线每10米设一桩,匝道平曲线半径小于300米的每5米设一桩。
⑵用明显标记在钢钎上标记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度,并根据松铺高度挂好导向控制钢丝,拉力不应小于100㎏。拉线要圆滑直顺,高程、线位经检验合格后准备摊铺。
⑶为防止摊铺过程中人为扰动或碰撞,随摊铺机的摊铺对线位进行复测,随时校正,严防差错,保证拉线精度。
⑷根据试验段施工计算数据,取值1.35为水稳碎石底基层松铺系数。
⑸在每半幅两侧紧贴边线外固定方木或钢模板,方木或钢模板顶高应为路面底基层设计高程。方木或钢模板高度宜为18~19cm,在安装固定过程中在方木或钢模板底部以适宜材料(薄石、木片或低标号砂浆等)予以调整,并用长钢钉或其它支撑固定牢靠。
4、原材料准备
⑴原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线管预埋作业指导书.doc
- 电业局继电保护工作手册.doc
- 顶板加固施工方案.doc
- 二次函数中等解答题.doc
- 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
- 二次结构主体结构及初装修施工方案.doc
- 二次结构专项施工方案.doc
- 发电部岗位职责.doc
- 发电厂设备保护投退管理制度.doc
- 防洪治理工程河堤施工组织设计.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