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四月调考试题ti.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度四月调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很明显,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显然比之前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这句话说的是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 17.有人在评价一个历史文献时说:“它第一次庄严宣告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以此作为反抗殖民压迫的理由,并成为一个国家的立法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文献应该是 A.《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l8.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当今世界,煤炭、右油、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爱迪生发明灯泡 D.瓦特改进蒸汽机w W w .X k b 1.c O m 19.19世纪60年代,随着外国入侵的不断加深,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响应“师夷长技”的口号,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右图是俄国2011年发行的一枚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它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农业集体化完成 21.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引人关注。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占有钓鱼岛是非法的和无效的。19世纪末,日本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台湾和钓鱼岛? 新|课 |标 |第 |一 | 网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以“中外历史人物比较”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中,以“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内容寻找的中外历史人物应该是 A.列宁、毛泽东 B.拿破仑、康有为 C.林肯、陈独秀 D.华盛顿、孙中山 23.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各与会国缔结了《九国公约》,其第一条第四款规定:“除中国外的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条款主要针对 A.沙俄对中国的虎视眈眈 B.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图谋 C.英国对中国的领土野心 D.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24.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蒋介石,随后中共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到达西安。他们此行的目的是 A.反蒋抗日 B.谴责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C.联蒋抗日 D.说服张学良、杨虎城释放蒋介石 25.陈毅说: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反应的史实发生在 A.1926~X|k |B | 1 . c|O |m 2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苏关系左右了世界。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雅尔塔会议召开,反法西斯国家决定成立联合国 B.雅尔塔会议召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形成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格局形成 28.有人说,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的胜利,更是亚非拉国家的胜利。中国赢得广大亚非拉国家的信任的关键在于中国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同时以“求同存异”的真诚态度面对分歧。“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一重要场合提出的 A.1949年开国大典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9.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应的中国历史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香港回归 3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种局面是 A.政治多极化的表现 B.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文化多元化的表现 D.区域一体化的表现 二、非选择题: 31.构建框架,知识梳理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十分剧烈。工业文明加速发展,世界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变得越来越动荡不安;中国以一种极不情愿韵方式融入世界,并在近代化之路上艰难行进。X k B 1 . c o m 以下是这一时期历史知识框架的整理。三组横向箭头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1)在下面框架中的英文字母处填上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A_____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