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中央政府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共同項目編列標準壹、營業基金
甲、營業收支及盈餘:
一、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
各事業除獨占性或依政策設置者以追求合理盈餘為目標外,其餘凡有市場競爭性之事業應以追求最高盈餘為目標。對於社會責任之項目,各事業應提出具體事證及說明,並詳細分析計算其金額,主管機關應詳予審核,對於合理反應市場價格或利率者,不得列為社會責任。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訂定之原則如下:
(一)具有國內、國際同業等競爭性之事業:
1、應衡酌國際及國內同業之投資報酬率(資產報酬率及淨值報酬率等)、經營成果比率(淨利率及每股盈餘等)、所負擔之社會責任、過去經營實績、未來市場趨勢及擴充設備能量暨提高生產力等因素,妥訂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
2、上述盈餘目標之訂定,除應考量所肩負之社會責任導致盈餘降低之不利因素外,以不低於按國際及國內同業之平均報酬率核算之數額、暨事業本身9年度預算及9年度決算為原則。
(二)不具國內或國際同業等獨占性質之事業:
1、獨占性質事業因無國內同業可供比較,其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之訂定,如有國際同業者,則參酌國際間同業及事業本身最近年度之投資報酬率及經營成果比率,妥訂適當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
2、如無國際同業可供比較者,則以事業本身最近年度之投資報酬率及經營成果比率為準。
3、上開比率核算之盈餘除應考量所肩負之社會責任導致盈餘降低之不利因素外,亦以不低於事業本身9年度預算及9年度決算為原則。
二、收入:
(一)營業收入:
1、產銷營運量:應依據盈餘(或虧損改善)目標,並參酌過去實績、市場趨勢、擴充設備能量、提高設備利用率與人員效率等因素,縝密編列。
2、售價:競爭性事業應依據正常成本,並參照年度實際售價,衡酌目前市場同類產品售價及供需情形,審慎估測未來市場價格編列,並應將售價編列之標準詳予說明。獨性事業應依合理之費率或價格編列。
(二)營業外收入:
1、實施單一薪制事業機關之員工宿舍及交通車,應依規定扣收使用費,並列入營業外收入。
2、下腳變賣,應照變賣收入總額列入其他營業外收入。
三、支出:
各事業之成本與費用應依照業務計畫之實際需要編列,其中營業成本與費用增加幅度,以不超過營業收入成長幅度為原則。
(一)營業成本及費用:
1、各事業適用成本計算者,應按產品別附具成本計算方式、單位成本、耗用人工及材料之數量有關資料,並應按變動與固定成本分析之。凡成本在特定範圍內不隨業務營運量之增減變動者,屬固定成本;凡成本在特定範圍內隨業務量而變動並成正比率增減者,屬變動成本。
2、用人費用:各事業機構之年度用人費用,應注重用人成本效益,本撙節原則核實編列。年度用人費比率以不超過最近3年(9年度決算、9年度決算暨9年度預算)用人費占其事業營業收入之平均比率為原則。其負有政策性盈虧責任者,應將政策性盈虧因素列入考量,惟如因市場狀況變遷,導致產品及服務售價、資金利率或匯率等之變動,均屬各事業經營本應承擔之風險,除確屬配合政府政策者外,不得列為政策因素予以排除。,除負有政策性任務者外,應凍結員工調薪。
(1)員額:各事業機構應秉持企業化經營理念,配合政府改造、公營事業民營化、業務委託外包、業務移轉民間等政策確實檢討,力求精簡;各機構因增設單位或新興重大事業請增加預算員額者,應就本機構及所屬機構原有人力統籌檢討運用,並將節減之員額優先撥供事業經營迫切需要機構增員。非新增分支機構或新增業務者,不得請增員額,並確實檢討現有人力運用狀況,檢討裁撤、簡併功能不彰或業務萎縮部門。各事業主管機關對所屬事業機構年度預算員額之編列,應從嚴審核。
(2)員工待遇:
(實施用人費率事業機構應依「公營事業機構員工待遇授權訂定基本原則」及有關規定標準編列,非實施用人費率事業機構應依行政院核定員工待遇辦法及現行待遇標準編列。各事業董(理)監事及總經理(局長)報酬一律列入管理部門;副總經理(副局長)報酬,按其主管業務性質,列入有關部門。
(加班誤餐費:應確為趕辦具有時間性重要業務者,依業務需要從嚴編列,延長工時及假日出勤加班費最高以不超過95年度決算數或96年度預算數從低為原則;如經參酌營運量、考績晉級等因素有增加編列之需要,應詳加說明。至員工休假制度,應予貫徹,不休假加班費應從嚴估計編列。
(經營績效獎金:實施用人費率事業機構除按本標準三、(一)2、(2)(A規定外,依行政院核定經營績效獎金核發原則及各主管機關所屬事業經營績效獎金實施要點辦理;非實施用人費率事業機構依行政院核定各主管機關所屬事業經營績效獎金實施要點,最高為員工2個月薪給總額編列。以員工為發放對象之業務佣金及手續費等,應於績效獎金額度內列支。
退休資遣及卹償金:
A員工退休金:各事業機構應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8號「退休金會計處理準則」辦理,其以前年度提列不足者,應逐年補提足,惟本項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