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级 高一 科目____ 化学 主备教师_备课组长审核.doc
年级 高一 科目____ 化学 __ _ 主备教师__ __ 备课组长审核
课题内容 1-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时间 教学
资源
分析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课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省指》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掌握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教材分析 教材对初中学习的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及一些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教材编写体现温习初中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方法的准备。
教材新增的显性知识点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反应;
教材新增的隐性知识点有:分类的依据、微粒观、转化观 教辅资源 苏教版《化学1》、《作业本》、配套教学光盘、互联网 教学
目标
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能辨认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4、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5、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目录,说出教材的知识体系。
2、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内容,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重点
分析 具体细化内容和确定依据 学会从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难点
分析 科学分类既是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化学提供方法指导。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作自我介绍。
2、教师介绍化学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3、高中三年的化学学习计划
高一上《化学1》专题1~3;。
高一下《化学1》专题4及《化学2》专题1、专题2、专题4。
高二上《化学2》专题3;《有机化学基础》;高中证书会考;或文科《化学与生活》。
高二下《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高三《化学与技术》和《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选或二选一或都不选。
4、本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专题1~3
5、介绍《化学1》的内容体系
先:学生阅读教科书目录
后:教师归纳——“一只眼睛看天下:海、陆、空”
(二)新课教学
[导入]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是化学?化学家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巧克力是情人节的首选礼物,然而化学家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他们发现在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氛围中,爱人更加可爱。这就是为什么要送巧克力了。
再如臭脚丫,那种气味可不敢恭维,是什么物质如此难闻呢?化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作怪,硫醇的结构与我们学过的乙醇相似,只是其中的氧换成了硫。化学家研究了硫醇,又利用其特殊的气味,将其少量添加到无色无味的煤气中去。这样万一煤气泄漏,我们就能闻到其气味了。
这就是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他们绝不只是穿着白大褂,在一堆试管和烧杯中摆弄各种药品的人。对于我们早已习惯的物质世界,化学家们总是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下面,让我们以“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认识、研究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做好准备了吗?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这么多的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
化学家们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一、物质的分类
[交流与讨论]按一定的依据对教材P3“交流与讨论”的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物质 非金属单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BJWA 001-2021_健康直饮水水质标准.pdf VIP
- 三一伸缩臂履带起重机SCC400TB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生化检验员(试行) ——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pdf VIP
- 《煤矿井下煤矸分离技术规范》.pdf VIP
- 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荐).docx VIP
- EN 50121-3-2-2016英文版标准文件.pdf VIP
- 集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最终版.doc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4.2《遵守规则》精品教案.docx VIP
- hxf300系列用户使用手册hxej100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