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时丢失了写作的本源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何时丢失了写作的本源意义.doc

我们何时丢失了写作的本源意义 闻堰小学 张丽娟 王尚文教授在讲座中说: 什么是汉语素养?汉语素养是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既然语言是为表情达意,那么“为谁”“为何”这两个问题就太重要了。“谁”应在语文文字使用过程之中,而不是在写作之外;“为何”是意图,意图制约你怎么写。 事实上,也只有在有了“谁”、有了“为何”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 虽然生活作文、开放作文、话题作文、创新作文……这些研究推动着作文教学各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觉得写作文变得容易起来了。但是,作文似乎永远不会像足球、网络一样成为学生普遍的爱好。可是,一些“旁门左道”的写作活动却变现出于“正派写作”完全不同的“繁荣景象”。 君不见,有的学生写作文时愁眉不展、敷衍了事,写毕业赠言则心无旁骛、字斟句酌。 君不见,有的学生读课文时死气沉沉、面无表情,讲起电视剧来却手舞足蹈、忘乎所以。 君不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懒得发言,在课外却口若悬河、讲起来滔滔不绝。 学生写赠言、讲剧情、聊天都是“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都是在“表情达意”,都有个“谁”在倾听,都有个“为何”在驱动,所以他们积极主动、乐此不疲。而我们设计的课堂教学常常只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只为读课文而读课文、只为发言而发言。 长久以来,学生写的作文就是放在书包里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起始阶段。小学生写一篇作文是颇需要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功夫的。如果辛勤创造出来的作品只能当作废品藏在书包里,那么写作文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写作的本源意义——真诚对话,表情达意。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应用,让作文焕发无限魅力》的论文,论文中提及的“应需而作”的做法确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我作为教师却不敢常常这样做,因为“应需而作”的作文与“应试而作”的作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语文教师的苦恼,并不完善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使语文教师不能完全以人为本地去教书、去育人。 记得王尚文教授当时还留了些时间让我哦们自由提问,我记得赶来旁听的教育科的邱芳老师是这样问王教授的: 王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可是当我们的教育理念与考试意图不符合时,我们该怎么办? 王教授对此感到很遗憾,他说,这应该是出试卷的专家该反思的问题。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