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美术教育新理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中国美术教育新理念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往往以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为重点,至于中国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很少谈之,这不利于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国艺术以独特的创造法则和审美取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西方艺术,不管是绘画、建筑、工艺美术中都有中国艺术的元素存在。很多西方艺术大师都在毕生研究东方艺术,从中吸收很多元素,创作出无数的艺术珍品。虽然研究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简单言之。但研究好这个问题,对构建中国艺术学体系的完善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西艺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35-04   中国和西方美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体系,但二者随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却相互影响着,这是无可质疑的。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往往以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为重点,比如佛教艺术、希腊、罗马雕刻等等,至于中国对西方的影响往往避而不谈或很少谈。其实,在国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每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东西方美术展》、《东方文物展》等活动。西方学者更加关注中西艺术的交流研究,如法国学者雷蒙·施瓦布就在《东方文艺复兴》中谈到:除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外,还有东方文艺复兴这个概念[1]。所谓的“东方文艺复兴”是指受东方艺术影响发展的西方艺术。因此,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我们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不利于创作和研究的顺利进行。纵观中西文化的交流史,艺术交流也无外乎丝绸之路的开通和《马可波罗游记》传播的影响最大,下面就此为切入点,就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对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丝绸之路的作用   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我们只能从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来证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穆王时代的《穆天子传》,其内容的可信度有多少值得研究,但是它也不是战国时代人们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公元前7世纪希腊诗人阿里斯坦的长篇史诗《阿里马斯帕亚》记载有东行的过程。而且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也加以引用。由于这些文献对东方文化的描述和记载,才出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的事实,他占领古印度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使此地区成为东西政治文化交流的第一个中心地带,诞生了明显带有希腊、罗马“阿波罗”式艺术特征的犍陀罗艺术。公元前2世纪中国河西走廊大月氏的西迁,灭大夏建贵霜王朝,东西文化开始了第一次撞击交流。汉武帝时期经营河西,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要道“丝绸之路”。东汉班超父子西域活动,开始正式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活动,佛教也此时也传到中国。   西汉汉元帝在位时期,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打败并收服匈奴国和康居国。在投降的胡军中有一部分是来自罗马帝国的将士,他们被安置在河西走廊的永昌县境内。近年在新疆、宁夏、甘肃、陕西、河北、河南等丝绸之路遗跡的发掘调査中发现大量罗马时代的金币,都可以证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及其贸易往来的频繁[2]。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文化”贸易的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中亚、西亚地域。据罗马史学家鲁卡努斯记载,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所穿戴的丝绸服饰曾引起世人的羡慕。丝绸的绚丽奢华,高贵优雅,使之成为罗马贵族的“奢侈品”,皆以身着有中国刺绣服饰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公元92年,古罗马皇帝专门修建了用来存放中国丝绸的仓库,证明当时的丝绸需求量相当的大。中国的青铜器和陶瓷在古罗马的市场上也随处可见[3]。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多处记载贵族穿戴锦绣袍服,也应该是指中国的刺绣。这也是欧洲人将中国称之为“刺绣之国”的由来。   近年,在中亚、西亚地区发现许多汉式铜镜,从这些中国铜镜的分布和时代与地域性来看,主要是在汉朝同西域诸国交流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这些国家不仅从中国输入铜镜,而且还大量铸造和仿制这些铜镜,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和铜镜艺术对中亚、西亚地区影响的一个层面。   佛教的传来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件大事。艺术的影响更不用说了。据《建康实录》记载,张僧繇曾用天竺“凹凸法”在一乘寺绘制壁画,因其强烈的立体感吸引观众,以致时人称一乘寺为“凹凸寺”,这显然是从西域传来的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同样敦煌、云冈石窟的早期佛教造像也具有希腊、罗马雕刻的特征。但是,既然文化是通过交流传播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否认中国对西方艺术的影响。三国的朱士行、东晋的法显都曾西行求法,法显从陆上丝绸之路出发,从海上返回。而玄奘法师则于公元629年至645年,历时十六年游学印度。公元638年初到阿旃陀石窟朝圣。由于玄奘法师的到来,带来中国画风,阿旃陀石窟中期的壁画内容世俗性题材和社会生活场景的画面开始出现和增多。特别是最盛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