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BN7—5608-1983-4/TU·286 第十三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8·11-16~19上海
(,/量j一.一
J,4出舅. 7
南京二桥南汉大桥主桥结构设计
崔冰曾宪武王永珩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tll要l南京长扛第二大桥南搜桥是南京市过境高速公路上的主要桥粱之一,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
的新生村附近,正在施工中.该桥桥型设计根据桥址处水文.地质情况及通航要求.并适当考虑了羹学效果.奉文
将扼要介绍南攫大析主桥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南汉大桥八卦洲斜拉桥主桥结构设计 。坷j彳牟年
一、概 述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汉桥横跨南京市和八卦洲岛之间的长江江面,是一座双索面五孔
连续钢箱梁斜拉桥,中跨628m,边跨246.5m+58.5m。图1所示为本桥的总体布置.其技术
标准如下:
1.桥面按六车道布置,每条车道宽3.75m,中间设1.5m分隔带,两侧各设一条宽3.0m
应急停车道,应急停车道外侧为宽0.8m的斜拉索锚固区,锚固区外侧为宽1_0m的检修道,桥
面总宽35.6m。加风嘴后梁体总宽37.2m。
2.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3.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一超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一120.
4.桥面坡度:桥面纵坡2.8%:桥面横坡296。
5.通航净空标准:通航净宽不小于380m,通航净高为最高设计通航水位以上24m.保
证5千吨级船舶的通过.
6.设计风速:桥位区桥面高度处(^=45)设计基准风速为40.0m/s。
7.地震烈度:7度。按实测地震动参数计算地震力.
由于燕子矶的挑水影响,桥位处河床断面为‘√’形,深槽区偏江北.本桥设两个大型水中
墩基础,北墩处水深40m,基础采用直径36m的大型双壁钢围堰,围堰内设21根直径3.0m
钻孔灌柱桩。考虑美学效果的要求,设计者采用计算机图形模拟技术,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大
桥的造型进行了研究.最后决定索塔采用高195.41m的分离式倒Y形塔,配以合适的塔柱
断面,使整个塔型显得纤细轻巧.为减小结构自身重量,主梁采用宽37.2m,高3.5m的扁平
全焊钢箱梁.
本桥是继日本多多罗桥,法国诺曼底桥之后的大跨径斜拉桥,为确定大桥自身的抗风稳
定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空气动力学分析.风洞试验表明:在一5℃~+5℃的迎角范围内,不论
是在施工期间还是运营期间,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颤振检验风速50.4m/s(施工期
间)、60m/s(运营期间);在常风速下不会发生明显的涡激共振现象.抖振响应分析表明:在设计
264
者设定的施工状态下及成桥状态下,大桥各部位应力均满足要求.
对于主梁和塔的纵向刚度问题。设计者采用一种特制的球型钢支座将主梁与塔的下横
粱连在一起。该种支座静刚度大,而且可承受拉力、压力及横向力.这样不仅省去众多的限位
牛腿,简化支座处钢箱梁构造;而且还可有效地限制地震时主梁的纵向位移,以减小边墩受力
和防止伸缩缝严重破坏。主梁横向抗风抗震支座分别设于索塔及边墩处.索塔塔柱与粱之间
采用通常的盆式橡胶支座连接:边墩处的横向限位为有限限位支座,采用碗型橡胶挡块,以减
小地震时梁对墩柱的冲击.
二、索塔基础设计
索塔基础除承受绝大部分的上部结构荷载外,还需抵抗顺水流方向27000kN、横水流方
向13500kN的船舶撞击力.由于南汉大桥桥位处水深地质条件差,按常规的设计方法,将需
要一个相当大的水中基础.这样,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施工工期长。经研究设计者采用了一
种复台式基础.
该构造的设计构思是将浇筑有填壁混凝土的双壁钢围堰、围堰封底、承台及其中的钻孔
桩组成共同受力的联合承台(见图2).联合承台高52.5m,底部封底混凝土厚8m,顶部承台厚
6m,封底与承台之间是21根直径3.0m的钻孔桩及水。此构思充分利用了常规设计中仅起
围水作用的钢围堰及封底,将船舶撞击引起的巨大的剪力,由承台直接传递给钢围堰及封底
承受,围堰中的钻孔桩仅承受轴向荷载及很小的剪力.如此,钻孔桩所受弯矩大大减小,使得
用数量不多的钻孔桩与钢围堰、围堰封底、承台构成的基础抵抗巨大外荷载成为可能.另外.
钢围堰封底对钻孔桩起到有效地嵌固作用,解决了深水条件下桩的自由长度大的问题。该设
计构思最早应用于三年前通车的主跨432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组织设计汇总)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工程概况、施工准备.doc VIP
- 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施工标准化(第二册).pdf VIP
- 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pptx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之实际应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精品.pdf VIP
- 设计师在非正式合作城市开发项目中的参与及角色分析——重庆黄水镇地产项目为例.pdf VIP
- 小学生吸尘器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刍议基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施工.pdf VIP
- 大学语文——特洛伊_赫克托耳之死.ppt VIP
- 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规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