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研究思路·
2008年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高文铸。 田思胜1刘玉玮3 ’
(1.华夏出版社,北京100028;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文明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以
千万计的历史文献,中医文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医史文献学是以中医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古老而又年青,近年来发展迅速。本研究报告回顾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
历程,总结了发展成果,提出了发展目标、方向和对策,特别是对近年来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发展成
就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中医医史文献学是以中医医史和文献研究为对象的一门学科。中国有着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文
明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以千万计的历史文献,中医文献是其重要的组成
部分,它不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也是中医学术继续发展和中
医史学研究的基础。
在我国历史上,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r作从未间断。先秦及西汉前期,一批经典理论著作如黄
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明堂经》等多是由汉代人在先秦文献的基础上托古编纂而成。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则参阅《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
《辨证》等多种医学文献,经整理研究编纂而成。唐代在南北朝时期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孙思邈、
王焘编纂了《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人型方书。宋代政府则成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素
问》、《伤寒》、金匮》、《甲乙》、《千金》、《外台》,同时,主持编写了《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
两部火型方书。明清两代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组织编纂了‘永乐大典》、‘四
库全书》等大型丛书与类书,医学界也单独编纂如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全录》、钱熙
祚的《守山阁丛书》,并开展了多种经典医籍的版本源流考证、校勘、注释、辑佚等jr=作。建国初期,
对中医古籍进行了~定规模的整理研究。19“年根据国家十年规划“整理语译中医古典著作”的指
示精神,在南京中医学院召开会议,决定对《素问》、‘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脉经》、《诸
病源候论》、‘针灸大成》等七本古典巨著,按校勘、训诂、集释、语译、按语等项进行整理研究。
此项:J:作,在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文革后,于1977年又继续开始。1981年,中共中央拈记处根
据陈云同志的意见,讨论了如何开展古籍整理的问题。1982年,卫生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古籍整理
文件的精神,决定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出版,在人民卫生出版社成立了“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古籍整
理出版办公室”。1983年,将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请病源候论》、‘金匮要
略》、《中藏经》6种古籍列为第一批重点整理的二阽目。同年4月,卫生部中医司在沈阳召开了“中
医古籍整理出版座谈会”。在原6种古医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素问》、《灵枢经》、《脉经》、难经》、
黄帝内经太素》5种古代医籍。此次对中医重点古籍研究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由人民卫
生出版社出版(灵枢经》、《黄帝内经太素》惜朱能出版)。同年8月,卫生部中医司在青岛召开了
“全国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落实jI:作会议”,落实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第_二批任务,共200种医籍。
在此期间,还规划落实了‘中医方剂人辞典》、《中华本草》、中医占今脉案》、‘中医年鉴》、‘汉方
研究》5人项目。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原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的
领导卜.,古籍的整理出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医古籍整理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部分
25S
研究思路·
孤本和珍善本占籍,经整理出版后,在社会上重新得以流通,成为传世的著作。
在史学方面,中国医学史无论是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还是对近现代医学的研究,或是与各
种不同体系医学的比较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医学史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条支流。
历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