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土的渗透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土的渗透性.ppt

2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和土中渗流   当饱和土中的两点存在能量差时,水就在土的孔隙中从能量高的点向能量低的点流动。 渗 流:水在土体中流动的现象。 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 2.1 达西定律 一、伯努利定律 : 2.1 达西定律 二、达西定律(H.Darcy,1856) 层流渗透定律是由法国学者达西(Darcy)根据砂土实验得到                  式中:υ--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cm/s。    i--水头梯度,    k--土的渗透系数,cm/s,与土的渗透性质有关的待定系数。 三、测定渗透系数 常水头试验   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大的砂性土的渗透系数。 变水头试验   适用于测定渗透性很小的粘性土的渗透系数。由于粘性土的渗透水量很少,用常水头试验不易准确测定。 现场抽水试验 解:(1)水平透水时各层土的水力坡降(或水头差)相等,单位面积上的总水平透水量等于各层透水量之和,即: 其中, , 即 将 代入,可得 (2)易知垂直透水时,各层土单位面积上的垂直透水量相等,有 h1=H1-z1;h2=H2-z2 1. 流土 在向上的渗透水流作用下,表面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称为流土。 流土发生的条件是: 在自下而上的渗流逸出处,任何土, 包括粘性土或无粘性土, 只要满足渗透坡降大于临界水力坡降这一水力条件iicr, 均要发生流土。 2. 管涌 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称这种现象为管涌。 管涌发生的条件是: (1)土质条件(必要条件):不均匀系数 Cu10 的无粘性土;(2)水力条件(目前研究的还很不成熟):与土的结构状态等关系密切,其水力坡降远小于1。 * * 所谓贝努力定律是指水的流动符合能量守恒原理,如果忽略不计由摩擦等引起的能量损失,则贝努力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 -△h =h1-h2=(z1+u1/γw)-(z2+u2/γw) 例题2.1在图2.2所示的常水头渗透试验(h=45cm,l=25cm)中,若土试样的断面积是120cm2,渗透系数是2.5×10-2cm/sec,求10sec内土的透水量。 解:已知A=120cm2,k =2.5×10-2cm/sec,t =10sec,h =45cm,l =25cm 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透水量公式(2.9),得10sec内土的透水量为 例题2.3某水平堆积而成的成层土的层厚自上而下分别为H1,H2,…,Hn,水平渗透系数分别是Kx1,Kx2,…,Kxn,垂直渗透系数分别是Kz1,Kz2,…,Kzn,如果上下面的总水头差是Δh。(1)试根据图2.5(a)求水平透水时总水平渗透系数Kx (提示: );(2)试根据图2.5(b)求垂直透水时总垂直渗透系数Kz (提示: ); 2.2 流网理论简介 一、流网的性质 由流线和等势线组成的网格叫流网 (达西定律) 二、流网的绘制方法及透水量 等势线的间隔数为Nd,流网数(流管数)为Nf 例题2.4 在图2.9中,H1=11m,H2=2m,板桩的入土深度是5m,地基土的渗透系数是5×10-4cm/sec,土的比重Gs=2.69,孔隙率n=39%。 (1)求图中点A和点B的孔隙水压力。 (2)求每1m板桩宽的透水量。 (1)在图2.9中,流网网格Nd =10,Nf =5,总水头H1-H2 =11-2 = 9m,则每个网格的水头损失⊿h = 9/10 = 0.9m。 A、B两点的孔隙水压力分别为: uA=(5+11-0.9)×9.8=148.0kN/m2 uB=(5+11-0.9×9)×=77.4kN/m2 (2)已知渗透系数k=5×10-4cm/sec=0.432m/day,根据公式(2.29)流网可求得透水量: 2.3流土、管涌及其防治 压力水头h2 位置水z2 总水头H2 压力水头h1 位置水头z1 总水头H1 -Δh 基准面 L α 截面面积a TLa A B 一、渗透力 到此为止的第二章的内容中,均把土颗粒骨架看成是刚体,即看成是坚固不变形的。但实际上,如下所述,土颗粒常常可以运动,还常常可以随水喷出。把渗流水作用于单位体积土体上的力(体力)叫做渗透力。 压力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