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历史上闪耀的落选者——论任华的文学思想及文章特色.pdf
2015年第 1期 (总第 68期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1.15 N0.1
2015年 2月 JOURNALOFGUANGZHOUOPENUNIVERSITY Feb.2015
文学历史上闪耀的 “落选者’’
— — 论任华的文学思想及文章特色
何安平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唐代任华是文学史的 “落选者”,但诗文创作都极具特色。从其文学创作倾向看,他
的文学思想以尚奇和尚自由为主,或许还受到佛教的影响。文章创作迥异时流,书与送序最为突出。
书的写作虽是有求于人,但词气凌厉,咄咄逼人,毫无乞怜之态,善用问句把文章连接成一个整体,
使文章不平铺直叙,波澜起伏。送序的写作,情感真挚,平和亲切 ,景色描写十分突出,达到了情
景交融的意境,多用山水云月四种意象,既使文章有了时空动静的对比,同时又是对 自我人生的象征。
任华送序的创作在赠序文体发展成熟过程 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任华;文学思想;文章特色;文体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5)01—0060—05
一 、 概论 源辨体》: “开元中,任华杂言,有 《寄李 白》、
“文学史”是近代 以来在西方思想影响下 《寄杜甫 》及 《怀素草书歌》三篇 ,极其变怪
形成的一 门学科,但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距离现 (下流至卢仝 、刘叉杂言),然语实鄙拙 ,未
代人越来越遥远,很多人对于文学的理解不是 足成家。盖其人质性狂荡,而识趣庸劣,心慕
来 自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是文学史的讲述。文 李 、杜而不能,故其流至此耳。今以其诗附见
学史固然便于教学,也有助于初学者掌握文学 李杜诗后,以见极盛之时已有大变者在也。”[11
发展的概貌,犹如一个前行的拐杖,但一定阶 许学夷虽然对任华诗不满,但也指出了他 “大
段之后,则应该摆脱文学史的 “拐杖”,学会 变”的个性特征。又 《石园诗话》: “《松石
自己走路,努力进入文学现场 ,了解历史上真 轩诗评 》云: 任‘华之作,如疾雷耩空,长风
实的文学状态。如此一来 ,就需要我们重返历史, 蹴浪,飞电沓影,重云满盈,倏开倏合 ,一朗
去探寻被文学史有意无意之间所忽略的人与文, 一 晦,凛耳叠 目,吁可怪也 !’愚谓华唯传寄李 、
那些文学史的 “落选者”很多也是有声有光的。 杜及 《怀素上人草书歌》三诗。……将李 、杜
任华其人其文就是如此。 学力性情,一一写得逼 肖,如读两公本传 ,令
任华 ,唐代文学家 ,具体生卒年不详 ,乡 人心 目俱豁。”[2这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现
里有乐安 (山东博兴 )和涪城 (四川三台西北 ) 代学者也有相关研究 。但数量较多的文章则
两说,为人耿介不俗,与高适、杜甫等均有交往 , 很少被人注意⑧,实际上任华的文章很有特色,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属官,又人桂州幕。 值得研究。因此,本文将主要讨论任华的文章
《全唐诗 》存诗 3首, 《全唐文》收文24篇。 特色兼及其文学思想,因为文学思想影响文学
虽然留存作品不多,但由于其诗与李、杜有关 , 创作,所以先简单论述文学思想 ,后评析其文
且个性突出、奇崛不凡 ,所以受到较多关注。《诗 章 。
收稿 日期:2014—10—26
作者简介:何安平,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2015年第 1期 (总第68期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1.15N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