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结过程碳燃烧模拟研究.pdf
冶 金 能 源 Vol_33 No.3
36 ENERGY FORMETALLURGICAL INDUSTRY Mav.2014
烧结过程碳燃烧模拟研究
曹 欢 温 治 刘训 良 2 王 淦
(1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 要 在考虑孔隙率的基础上采用缩核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煤焦在烧结床上的燃烧过程 ,
通过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不同氧含量和环境温度下烧结过程中煤焦颗粒的燃烧状况。研究发
现:烧结过程中煤焦着火点为973K时,燃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 1650K;随着灰层增加,
颗粒反应速率下降;提高助燃剂中氧含量及环境温度有助于颗粒的燃烧 ;颗粒尺寸对于烧结
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碳燃烧 烧结 数值模拟 孑L隙率
Simulation studyon carbon combustion duringsinteringprocess
CaoHuan WenZhi LiuXunliang WangGan
(UniversityofScienceandFechnologyBeijing)
Abstract Onthebasicofshrinkingcoremodelconsideringporosity,focusontheprogressofcoal—
orecombustioninthesintering—bed,usingsimulationmethodtostudytheinfluenceofdifferentoxy—
gencontentsandenvironmenttemperaturesonthesinteringprorgess.Thestudyresultsshow thatwhile
theburningtemperatureis937K ,thehighesttemperatureduringthecombustioncanbe1650K.The
reactionrateoftheparticledecreaseswhilethethicknessoftheash increases.Higheroxygencontent
andenvironmenttemperaturewillimprovethecoal—orecombustion,andparticlesizehasagreatim—
pactonthesinteringprorgess.
Keywords carboncombustion sintering numericalsimulation porosity
长期以来,针对单颗粒焦炭的燃烧过程,研 反应物和产物 的运输。Wang和 Bhatia 提 出,
究者主要提出的物理模型包括缩核模型、随机孑L 在燃烧过程中,炭粒子组成的微孔颗粒将会包围
模型、分形增长模型、CBK模型和分布活化能 在大中孔周 围。Sadhukhan 则提出了含有多种
模型等。1968年,Ishida和Wen 提出未反应缩 化学反应的更为全面的模型,他指出在适用于很
核模型。1979年,Lee 提出了固体催化气固反 zI,~L隙度 的煤/炭缩核模型中,反应发生在完全
应简单模型。Bhatia和 Perlmutter 于 1980年提 反应的多孔介质的界面处以及未反应的核心。
出的随机孔模型,成为了预测多孔煤焦燃烧和气 与此同时,关于燃烧动力反应中活化能、指
化过程中孔隙表面积的变化的广泛接受的模型。 前因子的取值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
随着理论的逐渐成熟,在燃烧过程中逐渐改变的 验。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旷戈等 采
孔隙结构参数开始被纳入燃烧模型中。Biggs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治学科研两相彰 授业传道筑师魂——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国伟院士.pdf
- 沼气中羰基硫的深度脱除.pdf
- 法藏敦煌 P.2161文书残片研究综述.pdf
- 泰勒公式与研究型教学.pdf
- 泵送剂对膏体料浆流动性能作用的微结构模型.pdf
- 活性白土-Bi2WO6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pdf
- 活性白土-Bi_2WO_6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pdf
- 流行性传播现象中的流行语.pdf
- 浅析QQ聊天的传播要素.pdf
- 浅析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pdf
-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关键因素分析: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对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教研互动中生成式AI的辅助作用及实施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罕见病药品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潜力研究报告.docx
- 数字技术与娱乐产业跨界融合2025年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作用于血液系统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
- 数字文化与娱乐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数字文化与娱乐产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竞争优势研究报告.docx
- 洞察2025年智能家居用户隐私安全顾虑,技术解决方案深度解读.docx
- 数字技术驱动2025年图书出版行业转型困境与突破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在自修复风力发电塔结构中的抗风稳定性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