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ecture-2近世代数.ppt
内容 Euclidean算法 同余和剩余类 同态与同构 群 环 域 子群,正规子群,与商群 子格与划分 Euclidean 算法 Euclidean 算法 例子:求[595, 493] 595 = 493+102 493=102×4+85 102=85+17 85=17×5 (595, 493)=17; [595, 493]=(595×493)/17=17255 例子: (595, 493)的Euclidean算法表示 (595, 493)=17 =102-85 =102-(493-4×102) =5×102-493 =5×(595-493)-493 =5×595+(-6)×493 同余和剩余类 同余 若整数a和b被同一正整数m除时,有相同的余数,则称a、b关于模m同余,记为 若 则 剩余类 给定正整数m,将全体整数按余数相同进行分类,可获得m个剩余类: 例子 25 4(mod 7); 12 5(mod 7); 25×12=300 6(mod 7) 4×5(mod 7) m=3? 映射 单值映射 设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存在某个对应法则f,使得对任一a∈A,都能唯一确定一个元素b∈B与之对应,则称f是A到B的一个单值映射。称b是a在f下的像,a为原像。 满射 设f是集合A到集合B的单值映射,如果对任一b∈B,必然存在有a∈A,使得b=f(a),则称f是A到B的满射。 单射,双射 如果对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f之下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像,即当且仅当a1=a2时,f(a1)=f(a2),则称f是A到B的单射。如果f既是满射又是单射,就称为双射或一一映射。 变换 设f是集合A到A的映射,则称f是A中的变换。A到A的满射称为满变换,单射称为单变换,一一映射称为一一变换或置换。如果变换保持A中的任一元素不变,则称为恒等变换或恒等置换。 同态与同构 代数系统 满足一定规律或定律的系统称为代数系统。且有: 有一群元素构成一个集合; 在元素集合中有一个等价关系; 在集合中定义了一个或数个运算,通过运算建立起元素之间的关系; 有一组假定。 同态与同构: 设f是代数系统(A, · )到(B,*)的映射,如果它满足条件 f(a1 · a2) =f(a1) *f(a2) a1 ,a2 ∈A, f(a1) ,f(a2) ∈B 则称f是A到B的同态映射,集合A与B同态。如果同态 映射f又是双射,则称为同构映射,集合A与B同构。若f是A 到A自身的同构映射,则称为自同构。 同态与同构 例子: (R,+)和(R+,×),这里+,×分别为数的加法和乘法。规定映射f: R?R+为f(x)=10x, 则f是R?R+的同构映射。 Proof:对于任何y ∈ R+,存在x=lgy使f(x)=y,所以f是R?R+的满射;对任意的x, y ∈R,如果10x =10y ,得x=y,所以f为R?R+的单射。因此f是R?R+的双射。又由于f(x+y)=10x+y= 10x × 10y =f(x)×f(y),所以f是R到R+的同构映射。 整数集合与剩余类集合之间仅是同态映射(See Slide-5) 同态与同构 设(Z, +)和(A, ×), 这里A={1, -1}, 规定映射f:Z?A为对任何x∈Z, 证明: f是Z?A的同态映射 Proof: 对于任何x, y ∈Z 如果x, y都是偶数,则f(x)=1, f(y)=1,于是 f(x+y)=1=1×1=f(x)×f(y) (2) 如果 x, y都是奇数,则f(x)=-1, f(y)=-1 ,于是 f(x+y)=1=(-1)×(-1)=f(x)×f(y) (3) 如果 x是奇数, y是偶数,则f(x)=-1, f(y)=1,于是 f(x+y)=-1=(-1)×1=f(x)×f(y) 同理可证: x是偶数, y是奇数时, f(x+y)=f(x)×f(y)。 因此, f是Z?A的同态映射。QED 同态与同构 设有理数集Q,代数运算为数的加法,Q*为非零有理数集,代数运算为数的乘法,证明: (Q, +)与(Q*, ×)不存在同构映射。 Proof (反证法):假定Q?Q*存在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ntroduction of Patent.ppt
-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Programming.ppt
-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alysis Week 6.ppt
- Introduction to Ubuntu.ppt
- Introduction toArtificial Intelligence.ppt
- Introduction toCMOS VLSIDesignLecture 6 Wires.ppt
- IO体系结构虚拟化.ppt
- IO虚拟化(IOV)简介.ppt
-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ppt
- Iron and the Effect of Exercise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