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下 第三、四单元复习.ppt
八下 第三、四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 策,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我国对外开 放的格局,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指导意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民族团结 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 完善,理解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 发展的政策 香港和澳门 的回归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海峡两岸的 交往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 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个中国原则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背景 “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人民的不满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 地点 1978年底 北京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主要决策: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意义 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遵义会议 思想 组织 转折 纠正了王明 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第一代领导集体) 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 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转折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2、颁布一系列法律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我国逐渐走向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改革开放 改 革 开 放 对 内 对 外 农村 城市 经济特区 开放格局 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1978年) 目的: 措施: 作用: 改革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化体制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改革 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图二 左图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的情景,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缩影。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是 城市改革的重点 。改革以后,企业实行 ,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国有企业的改革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 改革前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单一公有制 改革后 “平均”分配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经济特区的作用: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 ,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左图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