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和三维电极结构芯片中的正向介电电泳实验研究.pdfVIP

平面和三维电极结构芯片中的正向介电电泳实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面及三维电极结构芯片中的正向介电电泳实验研究 曹军…,洪芳军∽郑平+忆陈翔Ⅲ o”r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礅流与热控研究中心,r海,200240 123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200240 摘要:芯片介电电泳是一种有散的分离中性粒子的微流控分离技术。本文利用微jJu工T芝,在Py∞x 玻璃表面沉积了平面义指型电极和表面电铸有三维小直柱结构的“叉指型”复合金属电极,并州 PDMS制作了其有徽通道的盖片,键合形成介电电泳芯片。以溶解有聚苯已烯粒予的KCI溶液为操 作悬{孚溶液.进行了止向介电电泳实验,结粜发现,与平面电极芯片相比,具有三维立柱结构电极 的芯片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对粒子的吸附,从而提高介电电泳的分离效率。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常规介电电冰;=维电极:实验研究 l引言 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芯片介电电泳以在微通道底面沉积了电极的微流控芯片为操作平台.利用悬浮 溶液中的中性牲了在不均匀电场中由于极化效应而产生的运动来实现对不同样品粒r的分离。由于 微电极之问的距离报小(几十微米),因此.施加较小的电压(一般小于20V)就可以形成较高的场强而 实现对粒子的操控。与直流电泳相比,介电电泳中粒子的迁移与自身的带电性质无关.而与粒子和 悬浮介质的介电常数的相对大小宵关。尽管芯片上的介电电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国内相关报道仍然较少。 本文利用微加工技术,分*U制作了平面“叉指型”电极和在平面“叉指型”电极上电铸有二维小立 柱结构电极的介电电泳芯片.以溶解有聚苯乙烯粒子的Ka溶液完成了一向介电电泳实验,并对阿 种芯片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实验结果发现,由于小立柱的存在增大了粒子与电极的接触面秘.提 高了介电电泳过程中粒子的有救受力范田,从而提高了介电电泳分离的效率。 2实验过程及结果 介电电泳芯片和实验系统的实物照片如图2所示。芯片通道底部的“义指型”微电极分别通过两根 总引线与函数发生器相连(如图l(a)所示h并通过示波器监测交变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以荧光倒置显 微镜(Nikon,TE2000U)和CCD(RETIGAEⅪCCD,QImaging)组成的显微成像系统进行实验现象的 记录,如图l(b)所示。 ”¨。 套属电枉 \植通道Po?,s盖片 \ / !n-·” 雩差事静≯—·嘲■ L—事’■0r \…:J 一, 、趟接糊1 玻璃靠虚 破璃基片 ,一剖‘。” (a盛片的结铷l接缆方式 (b)实验系统鼎J} 田I介自自泳芯片Ⅱ实验系统 ·178· %的悬浮溶液。利用真空泵把悬浮溶液吸入芯片微通道后,在“叉指型”电横上施加峰峰值为5V(有 效值I 在施加IKHz的交变电势后PS粒子将受到正向介电电泳力被吸附到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图2(a) 所示为施加电压2分钟后,平面电极芯片通道中部分电极表面的粒子分布,从图中可蛆看到,PS粒 子被紧密吸附在丁电极的边缘位黄.而在通道问隙中间位雹则由于电场强度较小。基车上没有粒子 被吸附,但由于电极只是铺在通道底部的一层薄膜.园此被吸附的粒子数量有限。圉2(b)所示为相 同实验条件下在平面电极上增加了三维立柱阵列芯片中的正向介电电泳实验结果,很明显,与平面 型电极结构相比.可以发现粒子聚集的密度有显著的增加.在某些小立柱的附近.出现了大量粒子 团聚的情形。 (a)平面里指型电极 懈有!维立柱结构的叉指型电极 田2介自自泳实验结果 相比于二维平面电极作用下的介电电泳,制作三维电极可以有效的增大粒子的受山区域,尤其 是要利用正向介电电泳使粒子被吸附时,在平面电极上增加三维的立柱结构克服了平面电极结构中 粒子只能被吸附在电极边缘极小区域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守问医域中对粒子产生吸附的效果,无 疑提高了分离效率.是一种更为有效的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