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II)
——云微物理过程和地形影响
刘卫国1 刘奇俊2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囤气馨局占霹物理重点外放实验室北京】0008l:2.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引)
摘要:本文是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砰过程的模拟研究的第1I部分。文中利用第1部分中祁连山夏季两个地形云降
水个例的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地形西及其降水发展期间云微物理过程的特征及变化,并通过与平坦地面条件下模拟结果的
对比,研究了云发展过程中的地形影响。研究表明地形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腥受地形影响很大,冰相微物理过程明显增强:
地形影响下云的主要降水机制也受到影响甚至被改变.
关键词:微物理过程.地形云,祁连山,降水机制
以及地形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_
1.引言
2.个例模拟介绍
地形对云和降水的影响.国内外已经进行了许
多数值模拟研究:如Mladjencuric等…(2003)使本研究所采用的个例为祁连山地区夏季两个
Morava
用ARPs模式研究了westemValley的河谷地形云降水过程。个例1为山地对流云降水,个例
地形对孤立的积雨云的发展、传播的影响.研究指 2为层积云降水过程。在两个个例的模拟过程中,
出地形的影响在积雨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均采用平坦地面(下称T1)和实际地形(下称
当有地形存在时,积雨云的对流加强,传播速度更 配)两种下垫面条件(模式中其他条件的设置均相
快;楼小风等口1(2001)使用三维云模式对湖北…同)分别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模拟试验结果的对
次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试验表 比柬研究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特征及地形对其
明,地形的坡度较大时,云的对流发展会加强,并 的影响。
产生较大的降水和较强的回波;翟团庆等9J(1995)
3.个例1:祁连山夏季山地对流云降水
使用MM4模式对1991年7月4—5日浙西皖南山
区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地形作用的数值试验,试验 3.1个例模拟概况叫
结果表明,中尺度地形对强降水区的分郁和强度有 从丁l和T2的整个模拟过程来看,模拟的云体
重要影响.地形的动力及屏障作f}j对气流有明显影 均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Tl试验云顶晟火高度达
响。上述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地形的作用, 9Okm(拔海高度;本文所提高度,如无特殊说明,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微物理角度,对地形影响下云中 均指拔海高度),T2为95km;=者云内最大上升
微物理过程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速度均达lOrIl,s以上,但1r2的持续时间更长,约5
在本研究的第1部分m1中我们选取了祁连山夏 分钟.而Tl仅为1分钟。Tl试验模拟云的生命期
季两个地形云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地 约75分钟.模拟至39分钟时地面开始出现降水,
形影响下云的宏微观结构、云动力场和地面降水的 总降水时间为19分钟.降水强度从降水开始迅速
特征,研究表明地形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云的宏观结 增强,并在45分钟时达到最大(8.67rIlrTI,h),随后
构和特征方面,而且对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的发展 逐渐减弱,整个降水过程最大累积降水量为
变化也有着重要影响。 1 12mm.降水总量9.4千吨:T2中云的发展要强于
在本部分中,我们采用第l部分的两个地形云 T1.模拟云的生命期达98分钟,33分钟时地面开
降水个例的模拟结果,着重分析地形云中微物理过 始降水,总降水时间50分钟,其中40多分钟地面
程的发展特征,研究地形对云微物理过E#的影响, 有降霰(雹),T2降水强度的时间分布同T1类似,
以期深入了解地形云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增益指数检测在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应用研究.pdf
-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pdf
- 武钢炼焦煤结构、焦炭质量及技术研究和创新.pdf
- 清宫萨满教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影响.pdf
- 油脂科学技术学科现状和发展.pdf
- 小流域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的研究.pdf
-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设备成本估算探究进展.pdf
- 微污染水源水超滤预处理技术研究.pdf
- 自然干燥的甜高梁茎秆长期贮藏和乙醇发酵可行性研究.pdf
- 皮肤病体-病相关的研究综述.pdf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