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课堂检测.ppt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材料:(汉初)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初黄老之学的作用 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在治公羊学时,说《春秋经》上所论的那些“变异”,如日月蚀、地震、山崩、水溢之类,不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上天”有意的借以示警。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其对策语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西汉时期,董仲舒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著名,他还完善了一个“天人感应”理论。这个理论简单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将皇权的获得视为“天意”或“天命”,从而使得最高权力具有了无可争辩的合法性;二是把各类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人事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自然界出现了异常现象,一定是君主做错了事,这也是所谓“天谴”的由来。以日食来说,截止到清朝结束,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因为太阳代表君主,太阳被侵蚀,代表君权被侵蚀,它是阴盛阳衰的体现。所以,当日食出现,帝王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或举行一些特别的仪式。 古代皇帝并不都是笨蛋,北魏孝文帝就清清楚楚地知道,所谓“天人感应”理论并不是真有道理。孝文帝说: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圣人惧人君之放怠,因之以设诫”。 曾经任宰相的富弼对此说了一段话,充分体现了“天人感应”理论在皇帝制度中存在的本质意义。富弼说:“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富弼的意思是说,皇帝的权力很大,在人世间没人可以超越和管束,只有“天”能让皇帝感到害怕。如果皇帝连“天”都不怕,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第2课课堂检测 1、请写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的思想及主张。 2、请写出战国时期墨子的主张。 3、请写出战国时期韩非的主张。 汉景帝 汉文帝 汉武帝 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 问题: (1)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如何?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叫黄老之学?它包括哪两个方面、基础是什么?它的核心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3)汉初采用黄老之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董仲舒新儒学有哪些内容? (5)汉武帝采用董仲舒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历史意义? 讨论:试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一、西 汉 初 的 黄 老 之 学 1、名称由来: 黄:黄帝的学说 老:老子的学说 黄老之学 2、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 黄老之学包括两个方面——治身(养生)、治国。 黄老之学的基础——早期道家理论 黄老之学的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黄老之学的内容(特点)——“待时而动”、 “因时制宜”、 “积极无为” 3、兴起原因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4、黄老之学的作用— 文景之治 使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1、新儒术代替黄老之学的原因: (1)、经过汉初休养生息政策,西汉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有为”的儒学 (2)、新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适应了西汉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根本原因 2、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思想来源: 《公羊春秋》为主干,融合阴阳,法,黄老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论 (君权神授) (3)、作用: 人君受命于天,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限制君权,君主仿效天道,行仁政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义: 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 1、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如何看待?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初经济的恢复决定不再需要汉初的黄老思想。 ②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建立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