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变温霍尔效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物理实验变温霍尔效应.ppt

近代物理实验 变温霍尔效应 高 惠 平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内容介绍 霍尔效应 变温霍尔效应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二. 仪器介绍 三. 实验原理 四. 实验内容 五. 注意事项 六. 思考题 霍尔效应 1.发现 1879年,霍耳(E.T.Hall)在研究通有电流的导体在磁 场中的受力情况时,发现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 了电动势,这个效应称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 2. 背景:当时,还没有发现电子,金属导电的机理 也不清楚。 霍尔注意到两大著名物理学家关于一个问题的分歧: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中写到: 瑞典物理学家埃德隆在一篇文章中讲到: 3. 向导师罗兰(H.A.Rowland)教授请教,得到支持。 4. 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5. 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霍尔电压U与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与 板的厚度d 成反比。其公式为: RH:比例常数,称为霍尔系数,由导体材料的性质 (载流子的浓度等)决定。 6. 霍尔的论文 “论磁铁对电流的新作用” 在《美国数学杂志》上发表,引起广泛关注! 新闻界:“过去50年中电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 开尔文:“霍耳的发现可和法拉第的电磁学相比拟” 启示录 在科学的道路上,不仅要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持之以恒的毅力,更加需要有不惧怕权威、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变温霍尔效应实验 霍尔效应的测量是研究半导体性质的重要实验方法。 利用霍尔效应,可以确定半导体的导电类型和载流子浓度,利用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联合测量,可以用来研究半导体的导电机构(本征导电和杂质导电)和散射机构(晶格散射和杂质散射),进一步确定半导体的迁移率、禁带宽度、杂质电离能等基本参数。测量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半导体的禁带宽度、杂质电离能及迁移率的温度特性。 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霍尔器件,可用于磁场和功率测量,也可制成开关元件,在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 二. 仪器介绍 变温霍尔实验仪 磁场及控制电源 电磁铁 恒温器 特斯拉计 保温杯 计算机数据采集 系统及软件等 三. 实验原理 半导体内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产生机构:本征激发和杂质电离 第III族原子硼在晶体中取代部分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从邻近硅原子价键上夺取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而在邻近失去一个电子的硅原子价键上产生一个空穴。这样满带中电子就激发到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上,使硼原子电离成硼离子,而在满带中留下空穴参与导电,这种过程称为杂质电离。这样的杂质叫做受主杂质,由受主杂质电离而提供空穴导电为主的半导体材料称为p型半导体。 向半导体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而本身成为正离子的杂质称 为施主杂质,以施主杂质电离提供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材 料叫做n型半导体。 2. 霍尔效应和霍尔系数 n型: 3.霍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A、B分别表示n型和p型半导体的 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4.半导体的电导率 P型半导体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5.霍尔效应中的副效应及其消除 在霍尔系数的测量中,会伴随一些热磁副效应、电极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附加电压叠加在霍尔电压UH上 。 (1)爱廷豪森(Ettinghausen)效应 UE (2)能斯脱(Nernst)效应 UN (3)里纪-勒杜克(Righi-Ledue)效应 URL (4)电极位置不对称产生的电压降 U0和UT 改变I和B的方向,使UN 、URL、U0和UT从计算结果中消除,然而UE却因与I、B方向同步变化而无法消除,但UE引起的误差很小,可以忽略。 四. 实验内容 1.测量室温下锗样品的霍尔系数和电导率 2.变温霍尔系数及电导率的测量 3.数据处理 a. 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b. 计算室温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