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市局搭建平台向含山同行们学习诚请指导!.ppt

感谢市局搭建平台向含山同行们学习诚请指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谢市局搭建平台向含山同行们学习诚请指导!.ppt

Highlights 命好题的意义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命题是考试的核心工作。 命题质量关系到是否能科学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让考试的反拨效应,对教与学能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而不是消极作用。 考试命题是一项比较专业的业务活动,编制一套高质量的试卷能综合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 明确测试的目的 把握命题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要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考察内容与标准, 不拘泥教材 准确性原则: 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 公平性原则: 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 控制题量 生活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能力性原则: 要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教材,明确目的 对照“标准” 把握命题走势 制定命题的计划 避免测试随意性 学业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分析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走向 编制客观题的注意要点 ·每题仅围绕一个测试中心; ·避免提供解题线索; ·题干尽量以正面方式叙述; ·各选项语词切勿重复,选项中相同的内容尽 可能置于题干中; ·干扰项须似是而非,要确实起到干扰作用; ·忌用“以上皆对”、“以上皆错”选项; ·所有选项本身在长度、结构和内容复杂程度 上基本一致或相似; ·正确答案随机分布在选项中。 ——What a hot day! Have you had a drink? ——Yes. But I’d like to have ________ after work. A. it B. one C. other D. another — Have you ever been to Shanghai, Mary? — Yes. I ________ there for three days with my parents last month.(2010) A. have gone B. have been C. went D. was —Are you going to Beijing by plane? —It’s fast, but expensive. So I am not sure. I ______ take a train. A. should B. may C. must D. will —Have you fou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famous people ______ you can use for the report? —Not yet. I’ll search some on the Internet. A. which B. who C. what D. whom I went to see my grandma last Sunday morning, but she______ to be walking her pet dog at the time. A. planned B. decided C. promised D. happened ______ spending our vacation in a hotel, why not try hiking in the country? A. Instead of B. Because of C. Thanks to D. As for 材料的多样性:谈话情景多样(朋友聚会、餐馆聚餐、机场告别、接电话等);谈话人之间关系多样(man的身份可能是父、子、夫、师、生、同事/学、领导、下属、顾客等);谈论话题多样(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材料类型多样(新闻播报、天气预报、课堂授课、往事回忆等)。 语言材料中没有任何生词,难度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 材料形式与内容的真实性,有明显口语特点。 目前中考听力理解共30小题,题目设计依照“单词—对话—语篇”的顺序依次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梯度感强。 2009-2012中考听力理解 1.关键词语; 2.理解主旨和要义; 3.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4.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包括谈话场景、说话人身份、谈话人之间的关系等); 5.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关于2005-2012年中考英语听力V“信息转换”考点归纳 考试目标要明确,不应该考查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