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pdfVIP

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pdf

第 37卷 第 1期 地 球 科 学 与 环 境 学 报 Vol_37 N0.1 2015年 1月 esandEnvironment Jan.2O15 Journa10fEarthScienc 文章编号 :1672—6561(2015)0l0066—10 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 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国景星,郭卫萍,刘斌楠,曹 铮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 岛 266580) 摘 要: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 问题 ,依据 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 回、16个六级旋 回;并以岩 芯及室 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 ,综合分析岩石类型、粒度及结构特征、垂 向粒序 变化 、 层理构造类型及 自然电位曲线形态等。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大芦家地 区馆 陶组三段主要发 育冲积 扇及辫状河;冲积扇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 、辫流带、漫流席状砂 、远端砂丘等微相;辫状河主 要发育心滩,辫状河道充填 ,天然堤 、漫滩和道间洼地沉积 ,泛滥平原沉积,废弃河道等微相 ;2个四 级旋回的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相似 ;第工五级旋回在研 究区中偏西部属冲积扇沉积 ,主要发 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 、辫流带微相 ,在东部属扇前平原沉积;第 Ⅱ五级旋回早期 以辫状河沉积为 主,河道规模较大,仅在第 Ⅱ 六级旋回的东北部位见冲积扇的辫流砂 岛及辫流沟道微相 ;第 Ⅱ五 级旋回中期属辫状河沉积 ,河道规模减小,2个河道群 自NW 向SE方向流动 ;第 Ⅱ五级旋回晚期 河道规模更小,逐渐 向曲流河沉积过渡 。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辫状河;旋回;粒度概率 累积 曲线;自然 电位;馆 陶组 ;惠民凹陷 中图分类号 :P618.13;TE121.3 文献标志码 :A SedimentaryM icrofaciesTypesandSpaceDistributionoftheThird MemberofGuantaoFormationinDalujiaAreaofHuiminSag GUO Jing—xing,GUO W ei—ping,LIU Bin—nan,CAO Zheng (SchoolofGeo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 ,Qingdao266580,Shandong,China) Abstract:()ntheissuesoftheinconsistentofstratigraphicdivisionofblocksinthethirdmember ofGuantaoFormationinDalujiaareaofHuimin sagandthedifferencesofunderstandingon sedimentaryfacies,according to theorderand characteristicsofcycle,thethird memberof GuantaoFormationwasdivided into two forth—ordercycles,five fifth—ordercyclesand sixteen sixth—ordercycles;according tothecoredata,laboratory analysis,log information,etc.,rock type,particlesizeand texturalcharacteristics,changeofverticalparticlesize,typeofbedding structureandshapeofspontaneouspotentialcurvewere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results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