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技术在中国及应用障碍和对策.pdf

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技术在中国及应用障碍和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3城市雨水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周毅1,赵勇2,陈永祥3 武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3.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15) 汉430010; 摘要: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有多种代表性技术,并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成功应用。尽管 如此,这些雨水利用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面临多方面的障碍。为了研发、推广适合中国国情 的新技术,必须了解应用的障碍,并找出相应对策。主要障碍包括:(1)中国和发达国家城 市化的历史进程和目前的城市化阶段不同;(2)传统的排水工程建设与新技术不协调;(3) 现有技术与管理水平无法应对新技术的应用;(4)排水工程规划从属于其它_T-程规划。基本 的对策是逐步推行城市雨水的可持续管理。需要从理念创新、城市规划、不同城市区域的技 术选择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对策,并且要注意工程建设的多目标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以及技术规范的及时更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雨水资源;城市排水;雨水管理 1概述 落后的城市雨水管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浪费宝贵的淡水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内涝、财 产损失,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45亿元,远 远超出了特大水灾年份1998年的2550.9亿。尤为关键的是,2010年我国城镇人El占总人口 的比例已经接近50%,而2010年近2/3的水灾损失却来自于城市,全国县级以上受淹城市竟 J。 超过了250座,且大多为暴雨内涝Il 虽然不能及时排除雨水是城市涝渍灾害的直接原因,但是从技术角度分析,更深层次的 原因是城市雨水管理的理念与水平、工程措施、技术手段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尽管对问 题已有认识,但是对雨洪治理、雨水利用转型的路途依然漫长。例如,北京是国内最早开展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与示范的城市,在技术、政策、推广应用等方面领先于很多其它城市。尽 管如此,它的中心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真正有效控制和利用暴雨径流的面积较小,不到中心城 面积的10%,对中心城区整体暴雨径流的控制效果还很微弱口J。 从发达国家的历程看,雨水管理先后经历了水量管理、水质管理和可持续管理3个不同 阶段[3】o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中,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价值标准 逐渐形成,可持续管理的技术和措施成为当前雨水管理的主题。相应地。雨水管理中需要减 小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路径的影响,恢复并维持自然环境中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平衡。在工程设 计中,以生态工程原则为基础,以保存自然排水形式和模仿自然水循环为目的14j。 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技术【3,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327.- 2013城市雨水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Urban DrainageSystem,简称SUDS)№’7I,澳 例如:英国的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SensitiveUrban 简称WSUD)【8】,美国的最佳管理实 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ater Design, 践(Best Practice, Management简称BMP)和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 【9,1 01,另外还有日本的“雨水贮流渗透计划”,德国的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 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各有侧重,但是控制雨水径流量、削减(或控 制)污染物的转移、雨水资源化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而且雨水管理与利用新技术明显优于传统技术, 但是中国绝大部分城镇地区仍然以采用传统技术为主,很多地区对雨水的管理还基本处于水 量管理和水质管理阶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