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著作,在中国文学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自《边城》
问世 70 余载,共出现四个全译本,前两个译本已鲜有人问津,目前戴乃迭译本和
金介甫译本相对盛行。以现有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边城》原文进行了充
分研究,但对于其译本的系统研究为数不多。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尚未有先
例。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将《边城》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胡庚申的翻译适
应选择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研究。
翻译适应选择论,强调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互联互动,对翻译的本质,过
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给予了新的解释。笔者认为在翻译适应选
择论和《边城》译本的结合方面大有深入挖掘的必要和可能。
本文依托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比分析《边城》最新的两个译本——戴乃迭译本
(1981)和金介甫译本(2009),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1)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
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做了怎样的选择,或者说作为译者,戴乃迭和金介甫适应了
什么样的翻译生态环境;(2)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做了怎样
的选择,或者说戴乃迭和金介甫如何选择译文;(3)作为适应性选择的结果,戴
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本是否能够满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评标准而“适者长存”。
通过充分的对比分析和实例论证,得出结论:戴乃迭和金介甫的两个译本都
是译者在各自翻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个人能力动机和文本环境)中进行适应和选
择后的结果。从多维度转换来看,戴乃迭选择的词句和风格适应了当时背景文化
缺乏的译语读者。相比而言,金介甫为了满足当今 21 世纪拥有一定文化背景知识
并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需求,主要采用了异化并详细地进行注释,这都
是他们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有意为之的选择。按照译评标准,戴乃迭的译本的
“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较高,在这方面较之金译要稍胜一筹。
本文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兴研究视角运用于《边城》的译本研究,丰富
了《边城》译本的研究,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 《边城》;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评价标准
ii
ABSTRACT
Biancheng is a representative novella of Shen Congwen. Its pure artistic charming
attracts readers through the ages, which makes it glorious i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publication came out in 1936, there have been four translated versions. However, only
the latest two versions are active now. Although scholars have made enough researchers
on the original text, thorough researches on its translation are rarely seen.
Moreover, resear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are even blank.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in-depth research
about this theory and translation of Biancheng, because this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emphasizes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s well as provides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nature, process,
standard and method of trans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Biancheng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1) what selection has been made to the translator by the source text
(as a typicallyimportant element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or what kind 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铜产融2025年度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销售管理(第6版)建立销售渠道.ppt VIP
- 1.2《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北京版.pptx
- 2022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之会诊制度培训(精华版).ppt VIP
- 基于BIM的EPC项目管理应用研究.pdf VIP
- 法说西游记(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课程ID:1205730816).pdf VIP
- 2024年医师麻精药品处方权暨药师调剂资格考核试题.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指南(TCAQ10208-2024).docx
- 飞机防冰排雨系统.ppt VIP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