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镜像运动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k Intemati0ⅡaIFo邝mon 2删Be的ing RehabmtatioⅡ第二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镜像运动的研究进展 芦海涛张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100068) 【摘要】镜像运动作为一种异常现象可见于脑卒中及帕金森氏病,它的存在对于康复预后有何种 影响尚有争论。近年来已有人利用此原理对卒中后患者进行双侧运动训练并已取得初步效果并日益受 到关注。 【关键词】镜像运动;双侧运动;综述 TheadvaⅡce 0f$Iudiesonmi珊rmoveⅢent.Lu Of Hajtao,Zh粕gTongDlIpanmentNcurorehabilitatjon, chinaRehabilitationRe∞arch centeL 100068,chi叫 Be玎ing AsakindofabnofmaI 【Abstracq phenomena,M打rofmovementoccu陪bothstrokeandParkjnson’s tOthe isuncenainIn化sceⅡt1 disease,who∞inauence have rchabilitati咖prognOsis y’bnateraltrainings beenusedtothestmko andhavesomee丘bctionaⅡdhavebeen attentjon patients attracHn2moreandmorc. MirrormovemenI;bilateral 【Keywords】 traiⅡiⅡg;review 1概述 人们注意到镜像运动(Mirror Movcmcnt,MM)这一现象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但至今仍认识不清。 MM经典定义是指当对侧部分肢体做自主运动时同侧肢体同源性肌肉同时出现非自主控制的动作。 BdⅡkmaⅡ1将MM视做当双手做非对称性动作时发生对称性动作模式的趋势。正常情况下MM常见于 4岁以前儿童,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到10岁左右继续存在.一般程度减弱且时间上不持续。在正 常成人MM则很少见,如果持续存在则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对镜像运动侧肢体的运动异常控制。如果 成年人出现明显的持续的MM而且不能被抑制(MM可以通过拮抗肌收缩受到抑制,如当打字时举起 手从而避免镜像按键)则被视为异常。也有研究认为在正常成人大脑皮质处于疲劳状态或者肢体做极 Mirror 限运动时也可出现轻度MM2。先天性镜像运动(congenitalMovement,cMM)见于x连锁的 Kallma如综合症、l(1ipple—Feil综合症、PheⅡylKet0叫da、先天性胼胝体异常及各种因素所致出生前偏 因所致脑损伤,程度较弱且少见。一般上肢多于下肢,远端多于近端3、4。 2病理生理学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MM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根据先天性与获得性、损伤发生于不同年龄、锥 体系统还是锥体外系统不同而有不同假说.即使在同一种情况也有不同假说。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的 限于对其机制的研究,因研究方法的差别其结果也各有不同。 一些学者通过对MM的年龄依赖性改变进行研究,并对其发生机制做了有益的探讨。MullerK等 人5、7、8、9、10认为人类出生时就存在同侧运动通路,但随着脑的发育而受到抑制,直到10岁时 消失,而这也是MM应该消失的时间,二者与胼胝体髓鞘形成同时发生。在脑部发育成熟之前脑损伤, 使得已存在的同侧皮质脊髓束再现以帮助运动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