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办:口前镇第二小学校 2015年3月.doc
主办:口前镇第二小学校 2015年3月
本期导读:
●教学简讯…………………………………………… 1/2页
●教学管理…………………………………………… 2/3页
●课后反思…………………………………………… 3/4页
●专业成长…………………………………………… 4/6页
【教学简讯】
1、 3.9 我校开始召开“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2、 3.13 我校开始召开期初教学工作专题会议
3. 3.18小教部数语外教研员来校进行听课指导,同日综合实践教研员来进行指导。
4. 3.26科学教研员麻淑梅老师来校指导科学课
【教学管理】
同样的内容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口前二小“同课异构”专题
3月日上午,5年级的语文课
进行课后研讨
【课后反思】
如何画一只蚂蚁
——《蚂蚁》课后反思
我在上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时,有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寻找到的动物如蚂蚁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画下来,在实际教学中是先观察蚂蚁后画蚂蚁,还是先画蚂蚁再观察蚂蚁,我在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教法一:先观察蚂蚁再画蚂蚁,先让同学们观察捉到的蚂蚁,学生很感兴趣,观察的也非常认真仔细,有直接用肉眼看的,有拿放大镜看的,有的组把蚂蚁放在桌子上看的,有的把蚂蚁刚在手上看的,观察完后让学生汇报,学生将蚂蚁的外行特征描述的也很详细,在让他们画一画,个个如小画家一般,这一节课也能顺利完成。
教法二先画蚂蚁再观察蚂蚁,当我们把蚂蚁捉回来时,先提问,让孩子们讲讲对蚂蚁有多少认识?孩子们畅所欲言,挖掘孩子们记忆深处蚂蚁的特征,既然同学们对蚂蚁太熟悉不过了,那么大家就来画一画蚂蚁,结果有的蚂蚁的足长在了腹部,有的把蚂蚁的足画了2对,有的3对,有的身体是2部分,五花八门,到底蚂蚁是怎样的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于是指导学生将捉来的蚂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当学生们认真观察完对照自己先前画的蚂蚁时,都纷纷举手,有的说:蚂蚁的足画少了应该是3对,有的说蚂蚁的身体应该分三部分,我画成了2部分,有的说蚂蚁的肚子小(胸)屁股(腹部)大,他正好画相反了,经过大家的对比观察,发现了自己画的蚂蚁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加以改正,在学生改正完后,我又不失时机的问学生,一只小小的蚂蚁你们怎么都回画错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那是因为平时并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过蚂蚁,这也是指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认真仔细的观察。
上完这节课,我有这样深深的体会,也有如下几点思考,第一: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相信每一位学生并不是一张空白的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虽然有时很幼稚,但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第二:学生在学科学时错了不可怕,只要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更深刻,更有价值,第三:面对教材,我们要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科学教材观,只要让孩子有所发展,必要的调整和取舍都是可行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来实事求是的认知这个世界,学生真正的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把一个成人的思维强加到孩子上,也不能只为一个刻板的正确答案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科学家。(尚元)
【专业成长】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科学老师
——由一堂课想到的
这几年随着小学科学新一轮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所谓挑战是指科学教师对原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手段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所谓机遇是指新课程给科学课老师的教育改革,教法的研究,学生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大露才华的一个舞台,科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对课程名称的变化和形式的改变,实际上体现的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的变化,。比如说它提倡以科学探究为核心,那么科学课教师怎样才能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呢?再比方说学生除了探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亲近科学的途径呢?这些途径与科学探究有什么关系?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处理这些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科学教师来说确实也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也是大有意义,大有作为的.
那么面对这样的新课程改革,作为科学老师的我应该怎样做?怎样能让素质和岗位要求达到动态平衡?
经过4年的打磨,虚心请教教研员和其他优秀的骨干教师,渐渐的我的课堂多了“科学味”,有了探究的方向。在此过程中,我自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自身刻苦努力.
做为老师我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当今教师界流行这么一句话,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上反思,如果我们不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那么你的每一次教学就是教授知识机械式的重复,教学反思是教学成长的内在动力,每课要有所得,在反思中学会不断进步。比如我上《观察水》这节课,有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通过多找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完水后来回答水有那些特点?其中一个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