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必考点津专题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课标-人民版.pptVIP

2012年高考历史必考点津专题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课标-人民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历史必考点津专题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课标-人民版.ppt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 瞭望二 社会热点:战后欧洲福利制度与政府债务危机 [热点材料] 2010年6月17日凤凰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式福利国家,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人道的资本主义模式。欧洲福利模式,一般来说主张更大的公共部门和开支,更早的退休年龄和更多的休假时间,更多的劳工保护法令和更高的税收等。但是,过于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生疑:如此惬意的生活,谁来买单呢?希腊政府和人民东张西望,想到了一个字:借。希腊一口气借了3000亿欧元,直到有一天世界人民惊闻希腊政府预算赤字高达GDP的13.6%、政府总债务则占GDP的115%。令人不安的是,希腊问题只是欧美各国福利国家病的冰山一角。虽然希腊在债务问题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甚至英国、美国也紧跟其后。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链接考点] 1.二战后欧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2.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政策的发展过程及其利弊影响。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命题2]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B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描述。这种制度,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扩大了社会消费,但也造成国家财政困难,故A、C、D的说法正确。福利制度下,国家支付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是对社会财富的二次再分配,不是增加了政府收入,而正好相反增加了国家的支出,故B的说法错误。注意对“福利制度”的全面理解。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 瞭望三 社会热点:十七届五中全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热点材料]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链接考点] 1.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历程。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命题3] 比较中国1978年底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 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A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制定了适合发展的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面临问题困难重重。其余三项说法都不全面。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 瞭望四 史料探究: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本专题主体内容之一。鉴于本课内容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性,而且与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等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近两年几乎每年的高考题都有涉及。各地高考既从微观角度深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本质及影响等问题,也从综合、宏观角度将其与20世纪世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模式的探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史料分析理解的考查成为命题视角之一。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命题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材料二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以往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材料三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专题十二 │ 考向瞭望 [研读] 材料一汤因比说这段话的背景是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们对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严重的怀疑。材料二说明,面对严重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仍然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