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6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探讨建立药物警戒系统
刘丽萍,魏振满(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39)
中药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和中
药剂型的多样化,有关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一系列与中药相关的安全隐患不断出现,
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事件…,以及国内近期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用来表述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一种医药专用术语,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
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引起的有害
反应。中药不良反应也应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确认的三个前提。但是,纵观中药的临床应用,其安全性
问题已不再拘泥于药品不良反应所涵盖的范围,涉及到其它与安全性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活动,单纯的
不良反应概念已不能全面反映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涵盖从中药种植、采集、炮制、
统。本文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临床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以及现代医院中药安全性
监护模式,探讨建立药物警戒系统,旨在实现帮助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最终目标。
l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
药物作用具有两面性,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理论认为,无药不偏,无药不毒。偏性可以纠正人体
生理失常之偏,即治疗作用;偏性若导致偏胜,也可以损害人体生理,便有失常之偏,即不良反应。
中药,即使是单味药,由于所含成分很复杂,其功能与主治是多方面的。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
多功能与主治中的一种或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以大黄为例,其
功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等,妇女经前或经期
因实热便秘用大黄通便,就可能出现经血过多的不良反应。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具有解热、
平喘、镇咳与祛痰、利尿,抗炎、抗过敏等作用。麻黄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可作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较大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和震颤等症状。因此,
即使合格的麻黄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使用,也可能出现上述某种或某几种不良反应。因此,中药不良反
应属于药品的固有性质,应该客观看待,既不能忽略,也不应扩大化。
目前,社会上包括一些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在内,对中药不良反应概念不清,将很多原本不属于药
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归为中药不良反应范畴。确认中药不良反应的三个前提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
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并不包括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或错误。对于
不合格中药(品种不对、炮制不规范、制剂不合格等)、超剂量,超长时间服用、未能辩证施治、甚
至未能判定确系中药引起的不良事件,不加分析统统归人中药不良反应是缺乏科学性的,既使中药不
良反应有扩大化的趋向,也影响了中药的声誉。
2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
中药从种植、采集、贮存,炮制、生产一直到临床应用过程漫长,缺乏标准化的过程管理,质量
监管困难,产生安全性的因素很多。
2.1药物因素
2.1.1药材品种质量差异大。中药材受产地、采收季节和炮制加工影响很大,质量和有效成分差别
较大。对种植过程缺乏监管,农药、化肥施用过多,重金属等残留物过高,贮存保管不善,也会直接
影响中药材的质量,使得终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2.I.2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现行质量标准许多还处在经验检查和常规检查
水平,缺乏有效的检测指标,很难客观地反映药品内在质量,不能确保药品质量的均一性。如【2】清开
灵注射液中的水牛角成分,其蛋白质等大分子成分可能成为抗原或半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茵栀黄注
第十一届总童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囊———————————————————————————————————————————一
137
射液中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既是有效成分又是高致敏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另外,检查
项目中缺乏。杂质检查”,很难控制某些过敏性物质或其它成分。因此,有必要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标准进行再评价,增强药品质量的可控性。
2.1.3中药上市前研究存在局限性。由于药物临床研究病例数的局限,一些不良反应很难观察到,而
上市后由于用药人群广泛,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也会不断增多。
2.1.4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影响。不同中药剂型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程度不同。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远远高于传统剂型。这与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有关,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工程专业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pdf
- 安全工程专业型人才培养探讨.pdf
- 奥林匹克公园种植设计探讨.pdf
- 八面河地区M138井区储层预测.pdf
- 把握变性淀粉企业的特点推动变性淀粉行业健康发展——变性淀粉的综合介绍及企业建设和设计方案确立原则的探讨.pdf
-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pdf
- 柏林中央火车站安全设计探析.pdf
- 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pdf
-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初探.pdf
- 本钢热连轧厂加热炉煤气系统安全运行技术探讨.pdf
- DB34T2127.12-2014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方法 第12部分:化学处理-发射光谱法 金含量的测定.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研究.docx
- DB34_T 2866.1-2017 公交车无线视频监控平台可靠性评价方法 第1部分:高加速极限试验(HALT).docx
- DB34T 2733.2-2016公共信用信息 第2部分:数据交换规范.docx
- DB34_T2055-2014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 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能布局与行业技术创新动态分析报告.docx
- DB34T 2697-2016 标准水平评价 企业产品标准.docx
- 2025年密室逃脱剧本创作中的悬疑推理情节设计.docx
- DB34_T 2757-2016 旅游休闲驿站设施及服务规范.docx
- 未来医疗平台医生激励策略深度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