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袁鹰 刘德璞郑培和 郝文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四平 136100)
摘要:禾谷类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种群,在世界经济乃至人类生存方面占据肴举足轻重的
地位,因此对禾谷类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一直是育种、生物学家极为关注的焦点。转基因玉米是世界上最
重要的转基囡作物之一,美国1/4的辫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囡玉米古玉米总面积的30%。以
转基因性状而言,面积最大的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其次是抗虫转基因作物。本文从玉米遗传转化优
点、玉米转化受体系统、转化方法、筛选方法等几方面论述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从1992年的1个增长到
公司研制的转基因延熟番茄首次进入商业化生产,到1999年底就有30多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
化生产,其中Bc玉米的面积已达到700万hm2。其中抗除草荆的Roundup
基因玉米己占玉米总面积的30%。
未来50年是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时期,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逐渐达到峰值。如
何养活更多的人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能仅靠传统的技术,还必须借助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帮助。玉米是
世界上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处于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则居首
位。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同时还是制药、淀粉、糖浆、油料、酒精工业的主要原料,在我国经济生产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禾谷类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一直是生物学家极为关注的焦点。第一例成功
地用玉米自交系(A188)培育出的再生植株报道于1975年,但此后的大量研究发现,不但是转化就连组培
到转基因玉米种子。1990年首次可育的转基因玉米的获得,使得利用转基因方法改良玉米这种重要农作
物变得现实可行,为长期以来一些在玉米中缺乏基因资源、常规育种难以改良的性状(如品质改良、抗虫、
抗病、抗旱等)的改良带来了曜光。10年来玉米的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许多转化方法已成功获
得了可育的玉米转基因植株,并得到了转基因后代。
1 玉米遗传转化优点
植物的遗传转化是指用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受体.通过某种技术和途径转入外
源基因,获得使外源基因稳定地表达的转基因植物体。传统的有性杂交,基因源越来越窄、血缘越来越近,
在改良某一性状的同时也继承了亲代不良的性状。与传统的遗传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发展为玉米的遗
传改良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新技术,基因工程从理论上将可以进行基因的定向改造。哪个性状不好,改造哪
个性状,而原有的优良性状不受影响。可以改良常规育种难以改造的性状如品质改良、抗虫性、抗病性、抗
旱性等。利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育种具有传统育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植物遗传转化是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
!丝 堡堂童竺耋三些量丝==墼苎三堡童竺里皇耋堡
(2)定向改造植物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3)扩展了育种范围,打破了物种之间生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公用性,丰富了基因资
源:
(4)年tl用高科技如基因导人技术进行育种和品种改良,使育种途径进入~个崭新的生物技术时代。
2 玉米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研究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根癌农杆菌和Ti质粒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它的进程,然而早期的
一些实验表明农杆菌很难侵染禾谷类作物,因此禾谷类作物的转化研究相对较晚。目前玉米遗传转化研
究中采用了多种受体系统材料,但应用较广泛的是胚性愈伤组织和幼胚为代表的完整细胞的转化受体系
统。但是胚性愈伤的诱导频率和再生能力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不同的基因型表现不同,在培养基运用上国
内外报道的适合玉米诱导的主要有Ms和N6两大类,脯氨酸有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率的作用。
(1)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转化技术,主要有PEG法、电击法、脂质体法;
(2)以带壁细胞和组织为受体的转化技术,包括基因枪法、根癌农杆菌转化法、超声法和显微注射法
等;
(3)种质系统基因转移技术,如子房注射,种胚及花粉等途径导人外源基因;
如何建立一个高频率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系统是实现高效遗传转化的基础。因此,组织培养成为植
物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玉米基因转化受体体系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移动式升降平台安全管理.pptx VIP
- JMP中文版使用指南.pdf VIP
- 供应商供货能力评估方法.docx VIP
- 外研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4 Everyday Economics Using language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AI智能硬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docx
- 国开一体化平台04037《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章节自测(1-1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思迅专卖店管理系统8特色介绍.ppt VIP
- 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 VIP
- 小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简单版(二篇).doc VIP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高中英语必备3500词汇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