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苗族独木龙舟原生态竞渡文化探析 ·81·
父为儿子报仇而潜入江中去杀死恶龙,导致天昏地暗,人们无法
耕作生活。后来一位妇女摸黑带小孩到河边洗衣裳,小孩将捶衣
棒放在水面上划来划去,嘴里模仿苗族鼓点不停地喊道:“咚咚
多!咚咚多”。谁知他这么一喊,天上顿时云消雾散,东方升起
了万道霞光,一轮鲜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来。不久,江面上飘起一
条身子四五丈长、碗口那么粗、闭着眼不动弹的五颜六色的怪
物。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被杀死的恶龙。胆大的人割其肉烧着
吃,味道十分鲜美。这么传开来,谁都想尝尝。胜秉发现最早,
割龙头;平寨(今属施秉县)得龙颈;塘龙得龙身;榕山得龙
腰;施洞方寨的人去得晚了点,只得龙尾;杨家寨去得最晚,仅
得点肠子。当夜,恶龙给人们托梦,要求人们模仿它的真身,以
划龙舟的方式祭祀它,它便兴云作雨,让人们五谷丰登。人们遵
照恶龙的要求,各村寨制作独木龙舟,商议在清水江上竞渡,果
然来年风调雨顺。据汉文献记载,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当地就有
了龙舟节。[2]清乾隆庚戌年成书的《镇远府志》记载:“重安江由
胜秉人清水江,苗人于5月25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
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
十人。皆站立划桨,险极。是日,男妇极其粉饰:女人富有者,
盛装、锦衣、项圈、大耳环,与男子好看者答话,唱歌酬和,已
而同语,语至深处,即由此定婚。”尽管,此记载只显示着龙舟
文化的娱乐性、表演性,但是每当五月份洪水来临之际,人们就
划行龙舟,开展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降龙文化活动确有着更深的
文化内涵,蕴含着苗族人民挑战权威,维护万物生灵和谐生存的
伦理价值取向,增强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凝聚力。
二、独木龙舟的原生态文化特征探析
1.宗教信仰
独木龙舟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从龙舟制作到出水都要有
·82· 民族体育论集
庄严肃穆的祭典仪式,从制作龙舟开始,选树、砍树、制作的时
间是龙年十月下旬,选好吉日,杀鸡宰羊,祭神保安。
龙舟制成以后,龙木要运回祭师择吉日,还要举行祭龙,一
般以猪鸭鸡鱼肉香与纸钱祭祖,全寨老少吃肉喝酒,唱酒歌,吹
笙踩鼓庆贺。农历五月十八、十九抬龙下水,二十三日将母子龙
舟捆绑在一起,然后将龙头绑契在母龙上。二十四日举行开划仪
式,下水前由巫师主持,咒念巫词,开划前鼓头(龙主)家准备
一只白公鸡、一壶酒,在河边设龙位,敬酒祈祷。同样,为保龙
舟航行一帆风顺,平安无事,龙舟活动中,每条龙舟都有其较为
严格的禁忌,最为禁忌的是妇女不得上龙舟,家中有人生小孩或
坐月子,则全家人不准触摸龙舟。整个过程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
彩,可以说形成苗族独木龙舟的原生态文化最深层的应该是宗教
信仰,E3]人们在这种复杂的、庄严的祭祀仪式下,被赋予某种信
仰的崇拜,进而寻求生存的价值观和精神寄托,逐渐树立维护其
生存环境的意识,形成保护村寨周围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保
护了村寨,就是保护了当地的人民。
2.生活形态
流入贵州苗族地区的清水江流域,土地肥沃,森林植被茂
盛,青山、水域和原始林地形成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世居在清水江两岸的苗族同胞从原始社会起,就以耕作、捕鱼打
猎、伐木为生。他们崇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与自然融入
一体的生存意识,他们把土地尊为“田公地母”,通过虔诚的祭
拜来报答土地的恩惠。清水江畔龙舟多以牛头或者是一对大水牛
为装饰。这种极富个性化与人文文化的表达,充分显示出苗族的
农耕文化意识,龙、牛相通,龙主雨水,牛耕田地,都关系到农
作物的收成,都可化为一体。因而这种古老原始的生活形态也就
决定了苗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3]这种人与自然的亲
情和伙伴意识,既是其生存伦理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其生存
贵州苗族独木龙舟原生态竞渡文化探析 ·83·
伦理观念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3.社会组织形态
苗族独木龙舟由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来制定相关的法规、制
度、习俗等。龙舟竞渡以村寨为单位,一个村寨有一条独木龙
舟,每一条独木龙舟都由撑篙、炮手、龙主(俗称“鼓头”)、锣
手、管帐、艄公及三四十个桡手组成,队伍庞大,分工明确。撑
篙负责独木龙舟停顿或运行;艄公掌握独木龙舟竞渡方向,同时
还负责演唱桡律号令,以调节桡手划桡的节拍;管帐负责竞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