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赏花趣味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传统赏花趣味初探 陈秀中 (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100061) 提要西方人从中国丰富的花卉资源中拿走了大花(如牡丹、月季、玉兰、杜鹃花等),却 忽视了小花(如梅花、蜡梅、中国兰、桂花等),这是由于西方人赏花重外表,重视花朵的大、鲜、 奇、艳。而中国人赏花重品质.讲究姿态、韵味、香味、滋味、意境,中国的小花、香花蕞能代表中 国传统名花的这种民族文化特质。本文探讨了中华民族传统赏花趣味中的四种突出的花文化 现象,并介绍了陈俊愉院士对弘扬中华花文化的深刻见解。 关键词中华花文化,赏花趣昧,民族花卉 中国富饶的花卉资源和奇异的植物品类,极大地丰富了欧美花园中的花木景观,为世界 园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博得了西方园艺界一致的赞叹——“中国,园林之母”!另一方 面。花的国度当然培养出了赏花的民族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花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然 而我们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薄弱。如果有外国人请教国人:“我们从中国引种了众 多的优质花卉资源。我们还想学一学中国人的赏花传统和欣赏趣味。”对这一问题。恐怕我们 中国人自己也回答不出个子丑寅卯所以然来。 本文就这个中华花文化的理论问题,择其要者,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1比德传统 “比德说”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它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大自然的 山水花木、鸟兽鱼虫等,之所以能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在于它们的自然形象表现出与人(君 子)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受君子比德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的赏花趣味有一 个突出的特点,即:植物配植、花木欣赏不只单纯从绿化功能(如遮荫、净化空气等)和造景功 能(如组织视线、调节色彩等)着眼,也注重以花木言志,使花木人格化,讲究植物花草的“比 德”情趣。诸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莲出污泥而不染、秋叶凌霜色愈红等 等,托物言志、借物写心。插花作品《亮节》,容器是浅蓝色的圆形大浅盘,主枝选用三枝黄槽 竹,绿色的竹枝与浅蓝色的容器色彩对比鲜明,浅盘平阔水面的水平线条与挺立翠竹的垂直 线条互相映衬,烘托出竹节挺拔高耸的气势,使“亮节”这一比德情趣得到恰如其分的体现。 花材选用黄菊和兰花点村于主枝基部.兰的幽香、菊的高洁,将比德主题升华到更高的境 界[1|。 2比兴手法 如果说“比德”传统更多地侧重于通过花木形象寄托、推崇某种高尚的道德人格,那么 ‘墨冀剿 格,专 5lO “比兴“手法则更偏重于借花木形象含蓄地传达某种情趣、理趣。“比”是譬喻,“以彼物比此 物也”(宋·朱熹);“兴”是寄托。寄情于物、触物起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 熹)。“比兴”手法可以使艺术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一种含蓄委婉、回味无穷船 韵致。我国古代优秀的咏花诗词也具有这种耐人寻味的艺术特色,如我国最早的一音嚣 诗《诗经·召南·摞有梅》:咏者是一位纯情少女,徘徊在梅树旁,由梅果黄熟落地起兴。一唱兰7÷ 叹、真挚动人!赏梅者以梅果挂枝的数量越来越少作为比兴的喻体,把珍惜青春、追求爱情 的永恒主题唱得那么荡气回肠、韵味隽永【211 “梅”字,古又写作“棵”,与“媒”字音谐形似,自古“梅子”又被视为“媒合之果”。以藐为 媒这种谐音比兴手法,在我国民间花艺中经常运用。如清初两幅民间年画上的插花作品,一 为“竹报平安”、一为“福寿康宁”。前者图中画一童子手举竹枝,怀抱瓶花,另有两仕女手捷 如意或石榴闲赏玩乐,利用竹子和花瓶的谐音作为“竹报平安”的象征,祝愿外出旅行的亲友 家人平安无恙。bj后者画面中瓶插的松枝、珊瑚、孔雀翎毛象征长寿吉祥。儿童手拿的折棱桃 子代表“寿”,利用红蝠谐音“福”字,共同组成“福寿康宁”的命题。比喻居家捂寿安康、新年万 事如意.等等[3]。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的赏花趣味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善用比兴、巧借谐音,赋予花草 树木以一定的象征寓意,其内涵多具有“福”、“禄”、“寿”、“喜”、“平安”、“富贵”、“如意”、。丰一- 收”、“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 3崇尚自然,追求天趣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特别是道家老庄哲学所推崇e够法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