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北京)200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盆地分析》试卷.docVIP

石油大学(北京)200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盆地分析》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含油气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 适用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必须在答卷纸上答题) 区分和解释名词概念(参照给出的英文名词。每题7分,共28分,必要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大陆隆与大陆堤(Continental Rise and Continental Embankment) 弧后前陆盆地与弧后盆地(Retroarc Foreland Basin and Backarc Basin) 上超与下超(Onlap and Downlap) 构造沉降与负荷沉降(Tectonic Subsidence and Load Subsidence) 论述题(共60分,论述中,必要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1、简述拗拉槽的形成演化过程(提示:说明形成过程中的板块构造运动、拗拉槽与其它构造单元的大地构造位置关系)。15分。 2、试论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15分。 3、试论引起盆地沉降的主要机制。15分。 4、简述周缘前陆盆地沉积层序(包括前陆盆地基底层序)的基本特点及其垂向、横向变化特征。15分。 三、选作题(下列3题中选作1题,12分) 简述拉分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 简述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早期指示沉积物饥俄的特征沉积相,并分析导致饥饿相产生的原因 简述影响区域盖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含油气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必须在答卷纸上答题) 区分和解释名词概念(参照给出的英文名词。每题7分,共35分,必要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大陆隆与大陆堤(Continental Rise and Continental Embankment):被动大陆边缘上的两种盆地构造单元,前者是板内的大陆与大洋之间发育成熟的裂陷大陆边缘,后者是裂陷大陆边缘进积的沉积楔状体 弧后前陆盆地与弧后盆地(Retroarc Foreland Basin and Backarc Basin):前者是陆缘弧后(位于大陆一侧)的前陆盆地,成因上与俯冲派生的挤压和(或)碰撞作用有关,后者是岛弧后的洋盆(包括活动弧和残留弧之间的弧间盆地)和陆缘弧后没有发育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盆。 上超与下超:上超:初始水平层覆盖在一个初始倾斜层面上,或一个初始倾斜层序覆盖在一个倾斜度更大的层面上。下超:一个初始倾斜层序向下尖灭在一个初始平面层面或不规则的倾斜层面上。 构造沉降与负荷沉降(Tectonic Subsidence and Load Subsidence):前者是构造因素(与地壳厚度变化、热变化等)引起的盆地沉降,后者是沉积物本身负荷引起的沉降。 论述题(共60分,论述中,必要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简述拗拉槽的形成演化过程(提示:说明形成过程中的板块构造运动、拗拉槽与其它构造单元的大地构造位置关系)。15分。 ①大陆板块内部裂陷作用形成三叉裂谷系;②两支裂谷进一步扩张离散形成原洋盆地,并导致另一支裂谷的裂陷伸展作用停止,称为夭折裂谷;③位于被动大陆边缘、以高角度伸向大陆内部的夭折裂谷可以进一步叠加上克拉通边缘坳陷或克拉通盆地沉积;④大洋闭合并发生板块碰撞形成造山带的过程中,夭折裂谷发生轻微的收缩变形,最终称为从造山带向克拉通内部延伸的拗拉槽构造 试论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15分。 ①新生洋中脊体积的增加;②洋底及岛弧火山作用;③海洋沉积物的增加;④冰川作用和干旱期(气候)。 试论引起盆地沉降的主要机制。15分。 伸展作用、剥蚀、或岩浆侵位导致的地壳薄化作用; 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冷却作用; 地壳和岩石圈的沉积和火山的负载作用; 地壳和岩石圈的构造负载作用; 岩石圈的板底垫托作用导致下地壳负载作用; 下降岩石圈穿入软流圈的动力流; 高压相变导致的地壳密度增大。 简述周缘前陆盆地沉积层序(包括前陆盆地基底层序)的基本特点及其垂向、横向变化特征。15分。 前陆盆地层序自上而下:上部:磨拉石建造,可以出现多期陆相磨拉石旋回或陆相与海相磨拉石旋回;下部:复理石与前陆坍塌层序;前陆盆地基底不整合面之下可以是克拉通层序、裂陷层序等。同一时期的盆地沉积自山前向前陆地区沉积物由粗变细,而由于逆冲构造褶皱作用影响,可以形成后期前陆盆地粗碎屑岩相沉积覆盖在早期较细的碎屑岩层序之上。 三、选作题(下列3题中选作1题,12分) 简述拉分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 左阶左行或右阶右行的走滑断层系统的断裂叠接部位。 简述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早期指示沉积物饥俄的特征沉积相,并分析导致饥饿相产生的原因 ①蒸发岩;②富含有机质的泥岩;③深海碳酸盐岩。沉降与沉积物供给不同步,早期裂谷肩部在原洋阶段隆升。 简述影响区域盖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①岩性:泥岩、蒸发岩最好;②岩层的可塑性:可塑性好的岩层最佳,不易发育断裂;③岩层厚度:厚度大的岩层最佳;④横向连续性:连续好的岩层最佳;⑤埋深:2000-3000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