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家县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生产技术规程.doc
巧家县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生产技术规程
⑴稻田养鱼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巧家县无公害稻田养鱼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和收鱼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要求NY 5051-200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2001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2001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3、环境条件 3.1水源 水源应按SC/T 1009的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不受旱、涝影响。 3.2水质 水质应符合NY 5051-2001的规定。 4、养鱼稻田的准备 养鱼稻田的准备按 SC/T 1009的规定执行。
4.1田埂
4.1.1放鱼前应修补田埂,加固使之不垮塌,不漏水。
4.1.2田埂高度:丘陵地区应高出稻田40~50公分,平地应高出稻田50~60公分,冬闲水田和低洼田的田埂应高出稻田80公分以上。 4.2稻田消毒
耕(耙)田,加施基肥后,视土壤酸碱度,每公顷用生石灰375~525公斤,溶化成浆泼洒,待(6~8天)药性消失后灌水耙平插秧。
4.3开挖鱼沟、鱼溜
4.3.1鱼溜:养鱼稻田的鱼溜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3~10%,开挖在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一般为长方形。
4.3.1.1培育鱼种的鱼溜面积为稻田面积的3~5%,深为70~80公分。
4.3.1.2培育食用鱼的鱼溜面积为稻田面积的8~10%,深为80~100公分。
4.3.2鱼沟
4.3.2.1主沟开在稻田中央,宽30~50公分,深25~30公分,稻田面积小的呈“十”字形,面积大的呈“井”字形或“目”字形。
4.3.2.2围沟开在稻田四周,距离田埂50~100公分,宽100~200公分,深70~80公分,挖围沟的表层泥土用来加高四周垄面,底层泥土用来加高田埂。
4.3.2.3垄沟:在插秧前,根据稻田类型、土壤、作物、水稻品种和鱼种放养规格的不同要求开好垄沟,一般垄宽52.0~105.0公分,沟宽40.0~50.0公分,沟深25~30公分,以南北向为宜。挖的土用以抬高垄面,实行垄种稻,沟养鱼。
4.4遮荫:为利鱼类夏季酷署时遮荫降温,鱼溜埂上栽种瓜、豆,搭一个高出田面150~200公分的荫棚。
4.5防逃设施
4.5.1拦鱼栅的材料:用竹篾、金属丝、树枝条编织而成。
4.5.2拦鱼栅的形状以“︵”形或“∧”形为好。
4.5.3拦鱼栅的大小:鱼栅宽度和高度视稻田面积而定。一般以宽90公分,高80公分为宜。
4.5.4拦鱼栅的孔目:全长为1.2~2.5公分的鱼,孔目为0.2公分,全长为3.3~16.5公分的鱼,孔目为0.4公分。
4.5.5拦鱼栅的安装:进水口处鱼栅凸面朝外,出水口处凸面朝里,入泥深度20~35公分。 5、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按SC/T 1009的规定执行。
5.1放养种类
以罗非鱼、鲤鱼、草鱼、鲫鱼等草食性及杂食性鱼类为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辅。
5.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见表一。
表一 万尾/ha
饲养类型
稻田类型
鱼苗数量
鱼种数量
培育鱼种
育秧田
22.5~30
——
双季稻田
3~4.5
——
培育大规格鱼种
中稻或晚稻田
——
1.5~1.95
起垄开沟稻田
——
2.25~3.0
饲养食用鱼
低洼田
—— 0.45~0.75
起垄开沟稻田
——
0.75~1.2
5.3放养规格
培育鱼种的育秧田和早稻田放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中、晚稻田放全长为3.3~5公分鱼种,养食用鱼的冬闲田和低洼田放全长为16~25公分的鱼种。
5.4放养时间
育秧田撒稻种、早稻田插秧、开沟、装好鱼栅后,即放鱼苗。中晚稻田待秧苗返青即放养用3%食盐水浸洗后规格为3.3~5.0公分的鱼种。养食用鱼或大规格鱼种的稻田,待秧苗返青后放草鱼、鲤鱼等鱼种,在收割稻穗后即灌水淹没稻草,及时补放鲢、鳙及其它鱼种。 6、饲养管理 6.1水的管理 在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水深应保持在 5~10 cm;随水稻长高,鱼体长大,可加深至 15 cm;收割稻穗后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在 50 cm以上。 6.2防逃 平时经常检查拦鱼栅、田埂有无漏洞,暴雨期间加强巡察,及时排洪、清除杂物。 6.3投饲 6.3.1饲料 渔用配合饲料、米糠、麦麸、豆渣、酒糟、青草、浮萍等。渔用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其他的饲料应清洁卫生,未受污染。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