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州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房地产市场预测定量方法的运用
实验地点: 南主楼七楼机房
2012 年 10至 年 月
专 业 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班 级 10房管2班
学生姓名 马若文
学 号 20101513238
指导老师 魏本忠
徐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一、徐州市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调研
(一)徐州市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
1.徐州市概况
徐州,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东陇海线核心城市,苏北最大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江苏省的“北大门”。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为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现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徐州是江苏文艺第一城,江苏科教第二城,江苏旅游第三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2根据《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共登记常住人口
858.05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07.774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减少49.69万人,减少5.47%,年平均减少0.56%。县(市、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云龙区 118 30 221009 黄山街道 鼓楼区 59.5 28.1 221005 琵琶街道 贾汪区 690 50 221011 老矿街道 泉山区 110 55 221006 金山街道 铜山区 1954 114 221100 铜山镇 邳州市 2088 178 221300 运河镇 新沂市 1616 92 221400 新安镇 睢宁县 1767 104 221200 睢城镇 沛 县 1349 114 221600 沛城镇 丰 县 1450 96 221700 凤城镇 3.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5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05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06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50.7:39.7调整为9.4:50.1:4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0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6456美元。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6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4个百分点;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1496.18亿元,增长16.1%。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8.85万户,增长15%,注册资本1904.74亿元,增长37.5%;个体户26.81万户,增长10.0%,注册资金107.7亿元,增长33.9%。小康建设成效显著。至2011年底,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除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目标值略有差距外,其余,24个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定全面小康标准。
4.产业发展
(1)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全年粮食面积727.2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21千公顷;总产量达455.30万吨,增长3.4%。其中,夏粮192.98万吨,下降1.7%;秋粮262.32万吨,增长7.5%。棉花面积29.40千公顷,总产量3.39万吨;油料面积28.86千公顷,总产量11.45万吨;蔬菜面积297.20千公顷,增加4.67千公顷。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4.67千公顷,新增高效渔业面积2.91千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千公顷。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全年成片造林面积6.37千公顷。猪牛羊禽肉产量88.81万吨,增长10.1%。禽蛋总产量52.15万吨,增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