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doc

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与特点汤友良) 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菜系大致划分为四川山东广东江苏四大菜系。川菜系四川得天独厚,江河纵横,水源充沛,沃野纵横,气候温湿,号称天府之国,故发展烹饪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川菜的发样地是巴(重庆)、蜀(成都)。巴蜀曾与殷、周、楚、秦有过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后为秦所并,故与秦之关系更为密切。咸阳出土的川式泡菜坛可作为巴蜀与秦饮食文化交流的物证之一。阳德出土的庖厨画像砖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都一带的烹饪技艺已具相当水平。唐宋以来,“蜀味”、“蜀蔬”屡见于各家诗文之中。成都早是我国北南菜系的中心之所在,其影响所及北至中州,东及仁和。到宋代,川菜已发展为在全国影响颇大的一个菜系。到清代,川菜的烹制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宣统年间,成都的饮食业很发达,所谓的七十二行中,约有三分之一为饮食行,当时市上席面菜点多达三百余种。此间,扬州菜(卤子面)也传入四川。 (二)鲁菜系 鲁菜素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鲁菜的发祥地是临淄与曲阜,即齐、鲁之故乡。山东开化很早,齐鲁之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周代宗室之一的鲁国,保存了周代典式。孔丘于东周问礼,修订《周礼》,使商周庙堂保存了一整套饮食礼仪。孔府菜可谓周代宫廷菜的发展,并吸收了齐菜、苏菜和粤菜做海味的技艺。齐国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黄海和渤海。春秋时期,齐国因管仲,晏婴的正确措施,国力强盛,号称五霸之首。“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当时的繁荣景色所由此一斑而窥见。临淄衰落后,青岛与烟台继承和发展了齐都善做海菜的传统。元明清三代,鲁菜入就,倍受达官贵人、文豪名流的喜爱。王渔洋在《历下银丝鮓》一诗中高度称赞了济宁、济南一带厨师的技艺:“金盘错落雪花飞,细缕银丝妙入微。欲析朝酲香满席,虞家鲭鮓尚方稀。”此期,有许多南方菜及川菜传入山东,纳入鲁系。 (三)粤菜系 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及东江菜组成,共发祥地是广州。南粤闽海,地处海隅,在古代因交通不便而与内地很少交流。自秦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秦始皇南定百越,建立“驰道”,加缉政府与地方间的联系,从而便于文化的交流。从秦五清,一批又一批中原人落藉岭南,使岭南与岭北的饮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汉代,粤食已为内地人所知。《淮南子·精神篇》:“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晋葛洪《抱朴子》:“越人之大战,由乎分蚺蛇之不均。”可见,粤人非常喜食蛇肉,且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粤闽与内地间的饮食交流频繁。韩愈贬潮州,曾作《南食》一诗,云:“我来洁魑魅,自宜味南烹。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宁。”其中“南烹”意指粤菜。宋末,皇室南遁,将中原一带的一些食俗带到广东。广东潮州,多有闽越移民,善做海菜,客家人也带来了中国的饮食习惯与烹饪技术,这两个支系渐成为粤菜的组成部分。广东菜至今仍留有许多中原古代食法。今日广州有鱼生、虾生、蚝生等,实源于商周的鱼脍及隋唐的“五生盘”。《潮州志》载:粤人嗜鱼生,“以鲈、以鳆、以()、以鲥、以嘉、以()、以青鲚、以雪鱠、以黄鱼不一其类。邑人则闻用鲢鱼、黄只鱼、凤尾鱼,常食以脘为上。取出水泼剌,盈尺以外,去其皮,洗其血(),刽之为片,红肌白理,薄如蟑翼,沃以醋酱,和以椒芷,复切萝卜为丝,杨桃为片,糁而食之,入口冰融,甘美胜于常味。每当碧水如天,凉月欲霸,佥日维其时矣。此外有蚝生、虾生亦珍味。”粤食中,至今仍存古代菜肴者有明代的“蜗牛脍”、“蚁子酱”等,并有蜗牛(周代宫廷饮食见之)、蜜唧(唐代见之)等古代食料。广州为中国最为古老的海港与海外通商地,许多朝代都有不少外国人定居广州,特别是晚清以来,五口通商,使广州饮食吸取了外国(东南亚及西欧为主)菜肴及饮食习俗。 (四)苏菜系 苏系由苏州、扬州、杭州三个地方菜发展而成。苏州为吴国都城,春秋时,吴、楚二国具有密切的经济交流。吴菜与楚菜的交流可从古代文献中反映出来,如《楚辞·招魂》中记有楚国聘请吴厨师做酸辣羹一事。再如《淮南子·本经训》云:“煎熬焚炙,调齐和之适,以穷荆、吴甘酸之变。”春秋战国之交,越灭吴,楚灭越,使吴、越、楚经济文化再次交融。汉武帝统一闽越,四万多闽越人迁徒至江淮,使苏菜融入闽菜成份。东吴、东晋及南朝时,东华地区得以开发,随之金陵、镇江、无锡、常州、温州等城相继崛起,为苏菜开辟了广阔的领地。隋朝时,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扬州和杭州日益繁荣起来,从而也丰富了苏菜。 扬州地处江淮湖海之间,物产丰富。在古代,一直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因而,荟萃四方佳味于一处,兼容并蓄,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关于扬州的地域,较为复杂,在夏商州之代,扬州领有苏、浙、皖、赣的广大地域,秦汉之后,郡治或在寿春、或在会稽、或在建业、或在广陵。隋唐以来,方定指今日的扬州。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