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曲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迪斯尼动画《幻想曲》被公认为是动画史上“永远不会随时间消逝的瑰宝”1940年在美国上映时,它空前绝后地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紧密结合,是当时电影市场上非主流的奇特存在。Walt Disney在当时大胆的尝试了商业动画与实验动画的相结合的剧情片动画,推出了《幻想曲》这样一部可以"听″动画并且"看″古典音乐动画作品《幻想曲》成功取得了大众化的认同《幻想曲》的最初构思并不是Walt Disney而是德国先锋动画大师Oskar Fischinger。早在Walt Disney的《幻想曲 1940》诞生之前(1936年)Oskar Fischinger就与该片指挥Leopold Stokowski接洽过,希望通过二人合作完成一部关于巴赫音乐的动画片。而最终这份合同转到了Walt Disney的手里,于是伟大的《幻想曲 1940》诞生了而Oskar Fischinger则成为这一创意的“幕后英雄”。 《幻想曲 1940》约翰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保罗杜卡斯魔法师的学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贝多芬田园交响曲(Pastoral Symphony) 阿米尔卡尔庞切舞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舒伯特圣母颂(Ave Maria《幻想曲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雷斯庇基罗马之松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圣桑动物狂欢节保罗杜卡斯魔法师的学徒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幻想曲1940幻想曲2000电影为音乐服务《魔法师的》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斯依据十四行诗创作的大约10分钟的交响乐片段。《魔法师的》以管弦乐诙谐曲的形式,在古典音乐严谨的架构下,引入风趣幽默的元素,天真可爱,充满魔力。保罗·杜卡斯的音乐灵感来自歌德的童话诗篇,歌德用十四行诗的形式描述了魔法师学徒的自述,他趁师傅不在的时候,想自作聪明地展现自己的魔力。他指挥一把旧扫帚缠上布条,长出一颗脑袋和两只胳膊,用桶拎水来给自己洗澡。而学徒忘记了让扫帚停下的咒语,导致水漫金山。学徒情急之下拿起斧头将扫帚柄一劈为二,结果适得其反,出现了两把活扫帚。最后,还是老巫师回来收拾了场面。这部交响乐因其华丽的音乐色调和卓越的节奏感,以及神气活现的《扫帚柄进行曲》而大获成功。历经时间的考验,这支曲子成为杜卡斯最有生命力的不朽之作。Walt Disney先生得知这部著名的交响曲,据此创作了经典的动画作品《幻想曲》,并由米老鼠饰演片中主角——魔法师的学徒。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这部作品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第一乐章,由双簧管呈现出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作者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第一小提琴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呈现第一主题悠扬。很快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  第三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质朴而粗犷。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 第五乐章,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小快板,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的动画中描写希腊神话中的人马和女人马(这是迪士尼公司的一个发明)、一匹飞马和它的全家以及奥林匹斯山脉上的众神。酒神狄俄尼索斯召集众神参加一个宴会,但这场宴会却不欢而散因为宙斯用雷来击众神以取欢。《圣母颂》是舒伯特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乐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圣母颂》抒发了叙事诗主人少女爱伦祈求圣母饶恕其父罪行的纯真感情。这首歌曲开始的前奏,采用了六连

文档评论(0)

8239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