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doc
尿沉渣镜检(Examination?of urinary?sediments),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尤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但是,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到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1]。 一、尿沉渣检查历史 1千年前,波斯名医Ismail,已对尿液的颜色、粘稠度、透明度、尿量、臭味、泡沫及沉淀物作了观察。显微镜发明后,Bright于1827年首次发现肾炎患者蛋白尿中出现管型,此后Bird于1854年,Purdy于1900年,进一步证明尿沉渣检查的临床价值。Addis建立的尿沉渣物定量检查法,1948年用于肾脏疾病的病程观察[2]。近年来,Brody采用相差显微镜鉴别红细胞与脂肪滴等。Haber用干涉显微镜从三个方位仔细观察沉渣成分。Rutecki等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颗粒管型中的血浆蛋白。认为部分管型的颗粒是血浆多种蛋白的聚集。有些学者用偏光显微镜鉴别尿中结晶。Linder等结合免疫荧光技术,酸性磷酸酶染色及扫描电镜对颗粒管型进行分型。不少学者应用巴氏染色或Sternheimer-Malbin(SM)等染色观察尿管型、脱落细胞等。最近几年,流式细胞仪技术进入了无需离心检查的新时代[3]。 二、尿沉渣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应用[4] (一)尿沉渣检查内容 正常人尿沉渣中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粘液丝等,但罕见透明管型。在患者尿中还可见细菌、滴虫、肿瘤细胞、病毒包涵体等。尿异形红细胞常表明与肾性疾病有关,而正常形态红细胞主要见于非肾性疾病。尿白细胞中闪光细胞超过10%多考虑肾盂肾炎[5]。管型为病理尿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肾损害及损害程度的证据。根据管型的横径大小可将管型分为:①狭管型(为1~2个红细胞直径宽),②中等宽度管型(3~4个红细胞直径宽),③宽管型(5个红细胞直径宽)。宽管型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预后不佳[4]。 尿沉渣检查方法[6,7] 目前主要可分为: 1、定性或半定量检查方法 ①按尿离心与否分为末离心尿直接涂片镜检法和离心尿沉渣涂片镜检法。②按显微镜类型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倒置显微镜法、相差显微镜法等。③按染色与否分为尿沉渣非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④滤过膜细胞浓集检查法。 ?2、细胞及管型定量检查 ①Addis12h尿计数法。②1h细胞排泄率试验。③细胞计数池直接计数法(Fuchs-Rosenthal板)。④各种定量分析法。作者发现采用定量分析板法的变异系数(CV)最小(表2)。德国采用MD-Kova-System定量板法也注意到CV比传统法明显下降)。
(三)尿沉渣检查方法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1、染色法[3,5] SM染色法可提高白细胞及各种管型,特别是透明管型的鉴别力,对比度有助于防止漏检。巴氏染色法更易于识别各种上皮细胞、包涵体及肿瘤细胞,但操作繁琐。甲苯胺蓝活体染色法易于观察管型及细胞核的结构。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易于区别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有助单核细胞的识别。过碘酸席夫染色(FAS)有助于含铁血黄素颗粒的鉴别。油红O或苏丹Ⅲ染色易于识别脂肪变红细胞、椭圆脂肪水平、脂肪管型等。酸性磷酸酶染色有助于肾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细胞的区别。吖啶橙荧光检查则易于确定幼稚细胞的RNA[9,?10]。1990年,作者曾报道96例颗粒管型的光镜及常用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组化染色可较好地进行颗粒管型分类(表3)
2、、单克隆抗体法[13] Marngafu在1988年成功地将单克隆抗体检查技术用于各种肾病尿中细胞和细胞管型识别(表4~5),有助于新月形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鉴别诊断。
三、尿沉渣检查与尿干化学检查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查法的相关法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Alwall报告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约为干化学仪器法报告(白细胞数/μl)的11%,Loosyt等指出WBC/μl为WBC/HP的0.8倍,而国内丛玉隆等实验为8.7倍,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决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丛玉隆等通过6349例常规尿液标本的干化学、湿化学和显微镜法比较发现:干化学白细胞阳性,亚硝酸盐阳性,尿蛋白250mg/L,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白细胞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65.9%,假阳性为34.1%,假阴性为0.80%。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