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兴四中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必修二).doc
泰兴四中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主要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④推行农业集体化。
4、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新增)
(1)背景: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农业方面(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课堂训练】
1..A.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
3....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9...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经济建设五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推行义务交售制.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A. B. C. D.
15.,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16.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 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8.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的社会根源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1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在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