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法-在消化系统疾病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升阳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林上助 温州市中医院 “升阳法”理论渊源于《内经》,而李东垣首创升阳法,他创立了很多以升阳为主的方剂,他在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云:“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治疗:“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 旺”。故“升阳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特别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更为』。‘泛。 1.“升阳法”的概念: “升阳法”是以升发阳气为主,用来治疗机体气机不升或下陷,或气机出入失常的一种治疗大 法。“升阳法”应与“补益阳气”相区别,“升阳法”是针对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而用,这种 “升降出入”失常可因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而导致,而“补益阳气”是针对机体阳气不足而用,治 证属虚证。值得提出的是“升阳法”与其它疗法也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侧重面不同。 2.“升阳法”常用的药物: “升阳法”的药物通常采用升阳风药,如李东垣云:“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 “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临床上常用升阳药 有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羌活、独活、桔梗、麻黄、荆芥、川芎、薄荷等,其作用不在于发汗, 而是升发阳气,治里病。正如张介宾《类经·五郁之发之治》中指出:“发,发越也”,“故当因其热 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扬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 3.“升阳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3.1升发脾阳,调理升降: 李东垣云:“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升”,“其治肝心肺肾有余 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使人 体气机生生不息,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脾阳不升有密切关系,而调理脾胃,升清降浊,是恢复气机升 降的关键,在升清降浊中又以升清为主要方面。“升阳法”可升发脾阳,调理脾胃的升降功能,常与 健脾益气药配伍应用。临床上可用于因脾虚而致升降失常所致的疾病,如脱肛、便血、泄泻、腹胀、 呕吐、嗳气、呃逆、便秘等。 3.2升发肝胆,燮理脾胃: 脾胃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但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胆春生之气的作用。肝主疏 泄喜条达恶抑郁,《类经治裁·卷之三》指出:“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 若肝阳不足则肝气不舒,李东垣指出:“肝阳不足不舒,风药疏补之”,用柴胡、升麻、葛根、防风、 川I芎、羌活、独活等,使肝阳升举舒达。)tt:JJ_H互为表里,胆对气机的调节同样起重要作用,《素问·六 :仃脏象论》指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指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 胆”。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六节藏象大论》指出:“胆为中正之官,决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 气皆升,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可见风药辛散以助肝胆之用,鼓荡春生之气,清气升腾,气运有 序,而无郁闭气乱,可燮理脾胃,而使脾胃的功能正常。最常见的配伍方剂如逍遥散内用薄荷即为 此意。临床用于肝胆气郁所致的胁痛、胆胀等以及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胃痫、痞证、泄泻、 腹胀、呕吐、嗳气、呃逆、腹痛等。 3.3升刚发散,疏泄火郁: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升阳法可疏泄内热,治疗由内伤引起的 一617— 火郁证。郁火证病机在丁:气机郁遏不达,则阳气不能循行宣发,失其冲和之性,则郁而化火。治疗 要宣畅气机,不能纯刚寒凉之品,则易凝滞气机,使邪无出路,反成凉遏之势,故在清热泻火中, 适当加升阳风药,取其发散之性,以开其郁遏之气机,发泄其郁遏之阳气,使郁开气达,则火热多 可自散。常见的方剂配伍如升刚散火汤、泻黄散。临床上可用于脏腑郁热,如口苦、口臭、口疮、 胃痛、吐血、便血等。 3.4掣引升发,升阳除热: 李东垣在论“阴火”时认为“阴火”是元气虚造成的,“阴火”与元气势不两立,而脾胃是元气 的源泉。、同时认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心肺肝肾的“升降浮沉”等活动多是以脾 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而出现发热等症状。对“阴火” 的治疗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指出:“若火乘_十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 证。此阳气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