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报告
ch怕瞅AgneuralBbtecl咖DevelopmentSyrnpoqum
关于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黄大防
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的诞生和以基因工程为重点的生物技术的兴起是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
最伟大的事件。世纪之交基因组学研究的一系列突破又推动生物技术进入了更加迅猛发展的新阶
段。农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不仅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
越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将成为21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现仅以植物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植物为例,就其研究概况、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作一介绍和
探讨。
一、国外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一)发展进程与规模
剂)进入田间实验。1994年,首例转基因植物产品(耐贮存番茄)进入市场。1996年后产业化迅
990万hm2,2000年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达4420万hm2,较1996
速发展,1999年种植面积达3
年增加了26倍。目前各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6%。在美国,转基因玉米
面积超过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3,转基因大豆和棉花分别超过1/2。
(二)经济效益
植物转基因技术虽发展不久,但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5年,转基因植物的市场销售
额为7
推测2005年可达8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三)“第二代”转基因植物呼之欲出
以往开发的转基因作物涉及的性状主要是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后节约
了大量农药与用工,得益的主要是农民。现在正在开发的“第二代”转基因作物,.重点在于改良品
质、增加营养,而且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将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金色稻”、转基因番茄
生产乙肝疫苗等)。针对旱、涝、盐碱、低温等不良自然因子的各类抗逆作物的培育也是第二代转
基因植物研究开发的重点,这项技术一旦获得成功,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取得更大的收益。
国内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一)发展进程与规模
我国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863计划实施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据
1996年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调查统计,当时正在研究的转基因植物共47种,涉及各类基因达
103种。据2000年科技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研究的转基因生物已超过95种,涉及的基因的种类超
过了200种。到2002年上半年为止,农业部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进入田间环境释放的转基因植物
·6l·
中国首届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论坛文集
/
ChinaFirst DevelopmentSymposium
AgriculturalBPo—technology
有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22种,从安全性角度准予商品化生产的植物有棉花、番茄、辣椒
和矮牵牛等4种。迄今转基因粮食作物仍在进行安全性评价,尚未获准商品化。
(二)抗虫棉的育成带动转基因植物走向产业化
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并开始实现产
业化。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开发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目前已审定抗
虫棉优良品系45个。与此同时,能有效延缓害虫抗性产生、杀虫效果更为稳定的双价基因抗虫棉
过60万hm2,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达99.3万hm2。
除转基因抗虫棉外,我国科学家在抗虫(螟虫)和抗病(白叶枯病)水稻、抗虫(玉米螟)玉
米、抗虫(叶甲)和抗病(青枯病)马铃薯、抗病(黄萎病)棉花、抗虫(扬尺蠖、舞毒蛾)杨树
以及转基因马铃薯和番茄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现已进入田间试
验。一旦通过生物安全评价程序,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基因组学研究——植物生物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
揭开生命的奥秘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20世纪中叶,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随后基因工程的
兴起开始揭示生物遗传的本质并为一些生物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手段。世纪之交,由于大规
模、高通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刚果(金)东南部地区铜钴矿遥感地质找矿前景分析.pdf
- 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更换.pdf
- 干拌高性能建筑砂浆的试验的研究.pdf
-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多径模型研究和性能预测.pdf
- 淮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管理机制的探索和实践.pdf
- 低分子量聚氧化乙烯单层片晶增厚生长的过程与机理研究.pdf
- 从郭店楚简看先秦时期对六经功用认识.pdf
- 藏猪种质特性的研究.pdf
- 国内外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pdf
- 纯电池电动客车超级电容器系统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pdf
-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GB/T 4706.126-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6部分:葡萄酒保鲜分酒机的特殊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