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相关皮肤病变的中医药研究回顾及展望
王玉光1王融冰 伦文辉£晓静
北京地坛医院 (100011)
眦V/AIDS相关皮肤病变指的是HIV/AIDS病人特征性的或患病率、病程、严重程度和治
疗效果因HIV感染较正常人群有所改变的皮肤病,是HIV/AIDS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之一。据国
感染的不同时期都经历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关皮肤疾病的困扰。某些皮肤病的患病
率、病程、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因HIV感染因素而变得更加复杂,一些皮肤病影响患者的容
貌,影响睡眠和加重心理压力,严重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
文对20年来中医药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变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并结合我院近4年来67例皮
肤病变的中医药临床实践对未来的临床研究提出一些思路。
1.艾滋病常见的相关性皮肤病变的特点
1.1.疾病分类和国内常见皮肤病变
HIV/AIDS相关皮肤病变主要可分为感染性皮肤病、非感染性皮肤病、肿瘤等三大类,
世界各地因遗传背景、生活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皮肤病表现,如欧美国家同性恋者病人
以瘙痒性皮肤病变为主,静脉吸毒者中浅表真菌病、单纯疱疹和获得性鱼鳞病或干燥病
的发病率分别是30%、22%和30%o非洲丘疹状痒疹、皮肤感染和卡波西肉瘤的发生率分
1%,而印度、泰国及我国的研究均发现卡波齐肉瘤的发生率远远低于
别为72%、28%和1
欧美国家一1’。我国国内艾滋病人群的皮肤病变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北京
地坛医院275例伴发皮肤病变的临床资料表明,在感染性皮肤病变中以带状疱疹(94例)、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见(45例),非感染性皮肤病变中脂溢性皮炎(37例)和瘙痒性丘
疹多见(34例)绷x,卢斯汉等对仃8例艾滋病患者的间皮肤粘膜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
验室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艾滋病皮肤粘膜损害复杂,以真菌、病毒感染为主,分别为
165例(92.仃%)、120例(67.14%),疾病种类共23种Ⅺ。
1.2.发病学与病理学特点
艾滋病皮肤表现与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皮肤病的发病
率与严重程度随HlV感染病情发展而增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比一般人群有更大困难。
在HlV感染的过程中,不但外来病原体在HIV/AIDS相关皮肤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机
体自身免疫系统及免疫因子的紊乱也是重要因素,如在HIV感染后,CD4T淋巴细胞的数
量下降及Thl、Th2亚群的失调,皮肤内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及异常活化;B细胞
多克隆活化造成的Y球蛋白增加及自身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如IFN·Y,TNF·Q水平升
高,CD4T淋巴细胞分泌|L_2以及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
北京地坛医院,王玉光,中医博士,副主任医师,邮箱:M,‘乒h妒@sohu.com
的下降等,可以诱发或加重一些如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皮肤干燥及瘙痒性丘疹性皮疹
等皮肤粘膜疾病的发生,并且皮肤疾病的发病率同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密切相关,
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的不但皮肤病的发病率高,而且还易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皮肤病,
如卢氏报道的仃8例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损害有2种以上皮肤粘膜疾病者128例
celIs,
(71.19%),91.16%的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疾病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小于200
u ceIIs/u
L时,其中发生于小于50 L占74.仃%。艾滋病皮肤病变治疗困难与皮肤病变
病因的复杂性也明显相关,如艾滋病相关性瘙痒原因可能是皮肤感染,丘疹鳞屑改变、
光线性皮炎、皮肤干燥和药物反应等,也可以是非特异性性淋巴细胞增生,也可以是特
发性皮肤瘙痒症Ⅺ’。
2.近20年来中医药研究概况
2.1.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变中医药研究回顾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在非洲开展了中医药艾滋病治疗,赵晓梅等在坦
桑尼亚对311例艾滋病合并皮肤粘膜病变进行了临床研究,皮肤粘膜病变常见有皮疹瘙
痒54%,其中真菌混合化脓菌感染约占30~40%,脂溢性皮炎占22%,带状疱疹占10%,
卡波济肉瘤12%,病情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病因复杂,病变损害严重,并发现CD4T
淋巴细胞计数大于100/mm3者,皮肤粘膜病变发病率为54%,皮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