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科探索 中韩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邹俊秀 (辽东学院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朝语系 辽宁·丹东 118000) 摘 要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言语现象,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交流过 程中,会给对话双方带来负担。一般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邀请方使用的邀请策略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韩邀请行为中使用的邀请策略也大相径庭。 关键词 邀请言语行为 邀请策略 辅助行为语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cnki.kj dks.20 15.03.0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 ZOU Junxiu (Korean Department, School of Korean Economics and Culture,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Liaoning 118000) Abstract Invitation is typical everyday speech phenomena can play regulat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romote social har- mony role.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exchange process, the two sides will bring dialogue burden. Gener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mmunicative effect, invited tactics used by the inviting part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t. However, due to differences in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s, request strategy used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s quite different. Key words Request Speech Act; request strategy; auxiliary behavior language 国外关于邀请言语行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 年代,90 年 邀请行为均是通过这三个步骤完成的。 代国内有关邀请言语行为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另外,由于邀请是一种带有使役性质的言语行为,因此, 然而,到目前关于中韩邀请言语行为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虽 该行为的实施可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涉及礼貌及其程度问 然中韩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但汉韩两种语言并非同一语系, 题。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者往往不是直接向对方发出邀请,而 而且民族及社会背景也有所区别,因此在邀请言语行为的策 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或间接性话语,以降低邀请所产生 略选择以及表达方式上也有一定不同,容易产生交际障碍。 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冉永平,20 12: 1 邀请言语行为综述 90)。邀请策略主要可以划分为:直接邀请和间接邀请两类。 1.1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直接邀请指说话者直接而明确地表达邀请意图,或通过陈述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首先明确并详细讨论了 自己的意图、愿望等直接发出邀请。直接性邀请最大的特点 言语行为,他通过《如何以言行事》(1962)一书集中反映了言 就是能够清晰明了地表明意图,但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比较 语行为理论思想,即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尤其 大。间接邀请是指说话者以不明确的言语形式提出邀请。即 是如何以言行事。日后他的学生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塞尔 通过向听话人征询意见、询问行动的可能性、征得行动的许可 (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系统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