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土文学的地域性:反思与深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文学的地域性:反思与深入.pdf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 2012年第 5期 (SocialSciencesEdition) (总第 208期) 王 乡土文学的地域性 :反思与深入 贺 仲 明 摘 要 : 地域性是人们评论乡土文学的重要视角,也被认为是乡土文学的基本特征。 但是,近年来,一些乡土作家表示出对地域性的批判和拒绝。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前 乡土文学创作界和批评界有密切关系,折射 出一些乡土文学作品在地域性表现方面存 在的缺陷。实际上 ,地域性与 乡土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天然的,只是地域性的表现不应该 简单化和表面化,而是需要深入到生活背后 ,在 乡村生活、人物和语言 当中自然而深刻 地呈现 出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域性与乡土文学的关系面临较大的变化 ,需要更深 入地认识乡土文学精神的意义,关注地域的内在文化精神,在更深层面上持守乡土文学 地域性的独特底蕴。 关键词: 地域性;乡土文学;反思;精神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9142(2012)05—0072—07 [1]。在世界文学范 围内,法国 19世纪文学史家 一 、 乡土文学的地域性及其论争 丹纳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更全面 ,也更有代表性 。 在著名的 《艺术哲学》一书中,丹纳 明确把地理环 文学地域性有着丰富的理论前提 。中国古代 境与种族 、时代并列 ,当作决定文学创作的三大基 文学中,刘勰的 《文心雕龙》较早强调文学地域性 本要素。丹纳 的思想 曾经对 中国文学影响很大 , 的意义。它在评论分别孳生于北 国的 《诗经》和 只是因为他所谈的影响文学诸要素中没有包括阶 南方的 《楚辞》时,指出前者 “辞约而旨丰”的简约 级性 ,因此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者的批判,影 深沉艺术特点背后所蕴含 的是北方质朴的地域文 响逐渐缩小。 化精神 ,而将后者 “瑰诡而惠巧”的华丽唯美风格 宽泛来说 ,城市书写中也应该存在有地域性 归结为 “楚人之多才”,是南方地域文化 的精神产 特征 ,如广州、上海 、北京城市之 间在文化和生活 物。这显然是对文学与地域关系的较明确思考 上的差异 ,也会导致对它们 的文学书写产生较明 收稿 日期 :2012—07-08 作者简介 :贺仲明,男,湖南衡阳人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山东 济南 250100) 基金项 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 “近 20年乡村伦理变迁与乡土小说发展研究”(11BZW116)阶段性成果。 72 贺仲明 乡土文学 的地域性 :反思与深入 确的地域性特征。如欧阳山 《三家巷》所叙述的 性特征强调的背后 ,隐含的不是正常的平等视角 , 广州生活 ,与老舍笔下 的老北京生活,与张爱玲 、 而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 区、现代文 明对传统文明 王安忆作 品中的大上海生活,地域性差异相 当显 居高临下的审视 ,带着猎奇式的想象和精神上的 著 ,这些作品也蕴含着与这些生活差异相一致 的 优越感。因此 ,他认为文学的地域色彩 已经成了 文学地域个性。不过在文学研究 中,城市书写 的 落后地区作家的一种与生俱来 的精神胎记 ,是落 地域性特征往往为人所忽略。特别是随着社会的 后和愚昧的象征 ,“穷人和第三世界 的人 总是地 发展 ,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在逐渐趋 同

文档评论(0)

012luy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