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水利水电》2015年第1期
加强应急水源建设 为抗旱减灾提供保障
严乐军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长沙市410007)
【摘要】2006年以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把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作为抗旱减灾的重要
措施来抓,工程惠及易旱区千家万户,被老百姓称为“惠民窖”、“幸福泉”。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介
绍和总结。
【关键词】抗旱减灾应急水源做法保障
1试点催生新模式 滤增设、窖顶加盖、周边打围。就这样古丈县兴建水
窖1600余口,因旱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短缺的
长期以来湖南省坚持不懈大干水利,特别是近 状况得以大大改善。目前全省共建成抗旱水窖近万
几年持续的水库建设、灌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 口,岩溶山区10万余人因旱缺水的窘况彻底改变。
村饮水安全建设,建成和完善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这 (2)“引水入库,多库联通,挖潜提质,蓄丰剂
批水利工程成为了抗御历年干旱的“功臣”,但应对 枯”——丘陵地区解决应急抗旱水源的一条有效途
严重干旱能力仍明显不足。 径。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应对严重干旱,抗旱水源也
2013年特大大旱给湖南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难要“抱团取暖”。库库联通、河库连通、库塘联通,因地
以忘却。全省14447万hm2(2167万亩)农作物受旱,制宜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资兴市兴宁镇在十龙
减产粮食100万t;330.7万农村人口、106.4万多头大
河筑坝取水,经隧洞、暗涵、陡槽串连大丰洞水库和
牲畜饮水困难;7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受到严重影响。 坝洞水库,向兴宁、白廊、碑记3个乡镇供水管网提
抗旱减灾的任务就是确保发生严重干旱时,城 供抗旱应急水源,惠及4.4万群众。
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最大程度减少工农业生产损 盘活现有资源,深挖蓄水潜力,增加应急抗旱水
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水资源保障。抗旱应急 量立竿见影。从2007年起,茶陵县大力推行以“浅塘
水源工程是生活生产用水的最后一道保障,受经济、 深挖、无塘新建、小塘扩大、漏塘防渗、险塘加固”为
环境等因素制约,如何建设一批规模适度、标准合理 内容的五塘”建设,藏水于村,藏水于民,应干旱之
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全省“防办人”一直在探索。 急。这项措施目前在如火如茶的全省“五小水利”建
(1)“一户一窖,民办公助,部门指导,自建自 设中广泛推广。
管”——湘西北分散解决因旱饮水困难的新尝试。 (3)“找水打井,提水上山,平时用塘,旱时用
湘西北地区岩溶发育,山高坡陡,半月不雨则成旱。 井”——地表水匮乏田高水低地区应急抗旱新模式。
因旱群众饮水困难一直是当地的一块心病。2006年2013年新化县遭遇连续58天的高温无雨天气,县
省防办实地考察古丈县红石林镇、断龙山乡后,决定 抗旱服务队在县东部翻山越岭,钻洞爬涧,帮助群众
就地试点“北窖南移”工程。但窖水浑浊、微生物滋生 找引地下水16处。在汝溪河断流以后,县防办指导
一直是困扰南方水窖建设的技术问题。经过水利部 当地老百姓挖掘浅层机井130多口,一举解决维山
门的努力,一项项技术措施应需而生:窖位深埋、过 乡、科头乡等乡镇生活生产用水的燃眉之急。
作者简介:严乐军(1965一),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防汛抗旱工作,E—mail:337263672@qq.com。
万方数据
严乐军,,加强应急水源建设为抗旱减灾提供保障
“往年我们这儿是老干旱区,自从建了小水窖
2大干换来新变化
后,就再也不愁没水喝了。”慈利县象市镇双潮、走
2009年湘西北夏秋连旱、2
文档评论(0)